原標題:水凈,樹綠,城新,百姓樂
——海口城市更新改善生活環境給市民帶來福祉
黨的十九大的精神猶如春風化雨,拂過神州大地,新氣象新作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我問他們為什么要加班加點趕著修人行道。他們說,盡早讓市民走上舒服的道路,方便市民去公園玩。”市民陳彩虹說,她經常路過鳳翔濕地公園,感覺市政維修工人干活更講究效率了。沐浴在新時代春雨中的海口以民為本,正奮力打造一座美麗幸福的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
晶瑩碧水還市民休閑去處
“叫我老張就行了,以前的美舍河,我們路過都要捂著鼻子,實在是臭。”在樹蔭下散步的老張告訴記者,他是退休人員,以前的這一段美舍河異味刺鼻,他們都不想在河邊走,現在這里成了人們休閑娛樂之地。
記者跟著老張沿著美舍河邊走,河水清了,河岸兩側碧樹綠草倒映在水里,一片樹葉落在水里微微蕩起的波紋,輕輕地擦拭著水中倒影。
一群魚兒探出腦袋露出水面深呼吸,欣賞著岸上悠閑的行人。老張將袋子里的面包屑撒向水里,魚兒撲向美食,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以前,我最大的興趣愛好是釣魚,現在改成養魚了。”老張說,現在水變干凈了,沒異味了,魚兒回來了。“魚兒是美舍河的孩子,要照顧好它們。”老張喝早茶或下午茶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帶回一些魚食,在美舍河邊散步時看到魚群就喂魚。
本土綠植讓海口真正姓“椰”
連日來,記者行車于龍昆南路與國興大道,一排排椰子樹映入眼簾,富有儀式感地立于綠化帶中。大片的椰子樹和海南特有的植物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美妙絕倫的圖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海口大量種植本地樹(椰子樹)、本地花(三角梅)和本地草(大葉油草),增加綠茵,給城市帶來濃濃生機。“就應該種‘本地貨’,這樣才能體現出真正的本土特色。”符崖先生表示,他們家經營風景樹、盆栽等,以前經過龍昆南時,覺得綠化帶的花草得有點雜亂,綠但不美,而現在海口的做法恰恰體現了海口姓“椰”,名副其實。
據了解,國興大道、椰海大道、龍昆南路等道路綠化改造工程以增補椰子樹為主,僅移植了291株喬木,其他喬木基本保留。經對植物空間進行梳理,城市主干道種植椰子樹約萬株了,增加了椰城風韻,提升了層次感。用本地的大葉油草代替臺灣草綠化,節省了25%的綠化成本。本地樹、本地草、本地花的選擇,確保不增加過多的費用,較以往的綠化形式,能夠降低25%的綠化成本,降低30%的養護維護成本,為今后的彩化提升工作鋪墊了良好的基礎。
城市顏值高?百姓笑開顏
“爸爸,快讓風箏飛起來。”3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椰海大道的鳳翔濕地公園。這一片區域曾經被市民評為降低城市顏值的“暗瘡”,而現在卻煥發新顏,滿眼盡是生機。漫步鳳翔公園,空氣沁人心脾,樹木郁郁蔥蔥,花朵五彩繽紛,路旁綠草如茵,如鏡的湖水碧波蕩漾。
“來,捉我呀。”幾個小孩在追逐嬉戲;天上風箏迎風搖擺身姿,大人和小孩牽著線,滿臉笑容。不遠處,幾位老年人在棧橋上悠閑踱步,文藝青年趴在花叢邊拿起手機拍攝……“住對地方了,家門口就有這么一個環境好、風景美的公園。”市民林歡歡女士表示,鳳翔濕地公園的華麗“轉身”,給了她們一家三口最佳的娛樂空間。
5日晚,華燈初上,記者移步至國興大道,日月廣場的建筑上,各種燈串、霓虹燈在閃爍,忽明忽暗,紅的、綠的、藍的、深紅的、粉紅的、紫色的,各種光芒交相映輝。作為新商業中心,日月廣場標志性的多彩的外觀,吸引著不少市民拍成美圖存在手機里。綠化帶的燈打亮了,國興大道的椰子樹綠油油的。“椰子樹渾身都是寶,為人們擋風遮雨,將自己的果實奉獻給人們,寶貝你要學習椰子樹的奉獻精神,知道嗎?”市民陳偉抱著孫子指著椰子樹說。“好的,爺爺!”“真乖。”陳偉親了一下孫子,逗得小孩子咯咯地笑。
記者吳祝好
(海口網12月6日訊)
?
?
相關鏈接:
專家建議海口城市更新工作:用本土特色展現海口魅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