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奏響革命紅 生態綠交響樂
蒼東村
海口網12月7日消息(記者鄺曉霞?特約記者劉偉)鄉愁是裊裊炊煙里傳來的鄉音,是老屋門前小河輕訴的兒時歡樂,是后院里編織秋千搖晃的四季……近年來,城西鎮蒼東村著力發展紅色旅游產業的同時,不忘把鄉村文化印記保存下來,留住火山石古村落生態環境,依托濕地資源稟賦,演奏著革命紅和生態綠的交響樂章。
革命老村吹起文明新風
蒼東村地處城西鎮南郊,相傳始建于明代,與蒼西村原統稱蒼嶧,是扼守羊山地區的咽喉要道,后依村址方位劃為蒼東、蒼西村。
1927年2月,蒼東、蒼西黨支部建立,為瓊崖革命斗爭燃起燎原星火。在蒼嶧黨建歷史陳列館內,一張張圖片再現了蒼東、蒼西村歷屆黨組織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歷史,讓人不禁生出一種莊重和凝重感。經過多年的恢復,戰爭的痕跡早已不在,現在的蒼東村孕育著繁茂植被,處處展現著勃勃生機。蒼東村黨支部書記周定忠表示,在村黨支部和村“兩委”的帶領下,村民將土地出租種植蔬菜近700畝,村民年收入200萬元。村黨支部將閑置土地資源整合,以合作入股分紅等方式開發利用,成功引進一批企業進駐,年增加村集體經濟200多萬元。同時,協調各級部門落實資金建設村內公共基礎設施,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多年來,這里無斗毆、無盜竊、無刑事案件,村民共同營造和諧的村風。”周定忠自信地說。
近年來,蒼東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示范村莊”“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鎮”等“國字號招牌”,今年蟬聯“全國文明村鎮”稱號,提升了村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留住火山古村印記
在蒼東村村民口中,時常能夠聽到“新村”“老村”之分,新村熱鬧美麗,古村安靜自然。沿著村內主干道前行,不一會便到了“老村”,穿過一道拱門,踏過蜿蜒小道,一間間石院、石屋掩映在郁郁蔥蔥的植被中。如今,“老村”的多數村民已搬到新村,留下不愿離開祖屋的老人看守。對此,蒼東村黨支部委員關福海感慨良多,他在這出生,生活了近30年,對此有著深厚的感情。在一戶洪姓石屋前,關福海回憶起當時還是少年的他和小伙伴們在此同吃同住,美好的時光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現在這里依舊保存得跟原來一樣,如果不是做好規劃,肯定不是現在看到的樣子了。”關福海慶幸地說。
如今,一條新路將從沙坡水庫濕地公園延伸到蒼東村,這座紅色古村落重拾火山石記憶,開始琢磨發展生態旅游。“我們已委托專業的設計研究院進行規劃設計,依托綠水青山,既保留原始生態又能讓村民吃上旅游飯。”周定忠帶領著村民準備做好旅游產業文章,在鄉愁與發展之間尋求平衡。“火山石古村落和濕地是歷史留給蒼東村的寶貴財產,這些印記具有不可復制性,是蒼東村發展生態旅游業的優勢所在。”?周定忠激情滿懷地說。
?
?
?
相關鏈接:
以生態文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