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直門來福士內的西西弗書店,幾位讀者正在看書。上官云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9日電(上官云)北京三聯韜奮書店開分店、西西弗書店開進來福士、PAGE ONE 24小時書店試運營……近些年,不只是在北京,一家又一家的書店開了起來,其中,很多店融合餐飲、文化沙龍等在內的“混合型業態”還頗為吸粉,這似乎與此前“書店寒冬”的說法并不一致。有人認為,這說明實體書店開始“回暖”。那么,這種說法準確嗎?在互聯網時代,新開的書店呈現何種形態?未來,實體書店的出路又在哪里?
電商快捷,為什么人們還愿意逛書店
打開購書平臺網址,搜索書名、確定購買、付款送貨……不可否認,電商便捷服務、相對低廉的價格給實體書店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加上租金上漲等壓力,實體書店遭遇“寒冬”,其中一些店面不得不搬遷乃至關門。
近幾年,情況有了新變化。在最初的狂熱之后,人們開始發現網絡購書的缺點:頁面篇幅有限,能展示的書相對較少,翻幾頁就挑花了眼;接觸不到實物,較難找到心儀的好書……選書、翻書的樂趣就這么悄悄的沒了。
“走進書店,看著那么多書架一眼掃過去就有翻翻的欲望,在網店找書的過程卻特別‘機械’乏味。”90后劉錚在圖書行業工作多年,曾經一度熱衷在網上買書,但慢慢地卻喜歡上了逛書店,“一樣可以買書,就是可能會稍微貴點,但還能坐下來閱讀,那種感覺特別好”。
北京某書店內擺放整齊的圖書。上官云 攝
劉錚說,書店逛多了,常能趕上有趣的讀書會,為讀者推薦好書,比如東野圭吾的《秘密》,“上周末我正好趕上這一場,通過嘉賓講解知道這書好在哪里,還曾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也是東野圭吾的代表作……覺得好就買。這些東西是逛網上書店得不到的”。
扶持政策利好消息,助力實體書店回暖
不可否認,近年來的政策紅利為書店回暖提供了大力支持。2016年6月,中宣部、財政部等11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提出5項政策措施鼓勵實體書店改革創新:完善規劃和土地政策、加強財稅和金融扶持、提供創業和培訓服務、簡化行政審批管理、規范出版物市場秩序。
此外,據媒體報道,2015年天津市就宣布未來3年內,每年將安排25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實體書店發展;2016年,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發布通知,當年北京市計劃投入1800萬元扶持資金,扶持70余家實體書店;上海等城市也出臺過扶持實體書店的相應政策。
資料圖:北京“言幾又”書店內,不少人正在瀏覽圖書。上官云 攝
或許,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實體書店慢慢出現了“回暖”跡象,除了西西弗、言幾又等開新店之外,大家熟悉親切的新華書店有的也以嶄新面貌出現在讀者面前,甚至圖書電商巨頭當當也開始進軍線下。
“我常去的朝陽大悅城就有一家‘單向空間’書店,書的種類很全,人氣也旺,還有咖啡飲品、文創產品。”劉錚覺著,這樣的書店比較有趣,很是“吸粉”,身邊的許多年輕朋友也喜歡去那里參加文化活動,“比如我參加的《秘密》新書發布會,簡單數了數,至少有140人在聽,當天店里人也非常多”。
新開書店多“跨界”,書還能當多久主角?
以上種種,似乎都說明實體書店的“回暖”已經成為事實。不過,就像劉錚所說的那樣,對“回暖中”新開起來的書店,有業內人士覺得需要重新界定,很多新開的書店更像“文化空間”:餐飲+圖書+文創+定期舉辦文化沙龍,呈現出混合業態。
記者在走訪中也發現,北京的言幾又書店、西西弗書店幾乎都是如此。“沒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好,只是感覺書店也開始跨界了,圖書越來越不像書店的主角,挺多人過去是聽講座,或者買杯咖啡坐著看書什么的。”劉錚說道。
的確,據媒體報道,目前業內有一個普遍的經濟規律:毛利的三成靠書籍、七成靠文創和餐飲。書是低毛利產品,文創和餐飲是高毛利產品,多種業態混搭,一家店鋪才能活下來、活得好。
“這些年書店的發展環境好了一些,但正因為不少書店出現了業態變化,它們的毛利主要并不是靠賣書,如果從市場角度看,暫時還不能簡單判定實體書店一定回暖了。”一位書業業內人士如是說道。
居安思危,始終站在買書人立場辦書店才是關鍵
其實,對經營者來說,當相似模式的實體書店遍布城市、都能提供餐飲、沙龍等配套服務后,真正考驗的將還是與圖書相關的經營能力。在對“互聯網+”的轉型理念和創新模式進行反思后,萬圣書園創辦人劉蘇里認為,書店在互聯網壓力之下要轉型,但不能啥新奇就賣啥。
資料圖:北京萬圣書園店內,讀者正在認真選書。上官云 攝
以獨立書店為例,劉蘇里覺得,書店仍需堅持以書店本身、以圖書為本的獨立性,從圖書質量、思想深度和書店定位本身入手,始終站在買書人的立場上來辦書店非常關鍵,“萬圣在‘陳列、擺放、展示’這六個字上下的功夫,遠遠大于在其他銷售手段上下的功夫”。
“如果說未來實體書店的出路,不管是體驗式書店、復合型經營還是‘混搭’的業態,讀者始終是最關鍵的因素。”對劉蘇里的觀點,劉錚表示一定程度上的認同,“要想書店發展得好,就要從提供優質圖書、辦出特色等方面入手,不要一味跟風”。(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完)
?
?
?
相關鏈接:
律師所舉報地方網約車細則違規 吁審視并重訂細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