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南京大屠殺歷史學者松岡環(左)在南京參加祭奠活動時與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楊翠英交流。新華社記者 韓瑜慶攝
????南京大屠殺歷史學者、日本銘心會會長松岡環:所謂只有20萬人其實是指南京的“難民區”(國際安全區)。右翼分子談及這點時卻絲毫不提“難民區”這回事。其實“難民區”只是南京城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整個南京。
????森正孝:當時處理尸體的崇善堂和紅萬字會的記錄顯示,僅這兩個團體就處理過約15萬具尸體。考慮到大量集體屠殺都在長江邊進行,許多尸體被拋入江中無從統計,最終受害人數近30萬人。
????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朱成山指出,日軍南京屠城30萬人的暴行是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認定的法定事實。根據后來發現的各種資料,大屠殺遇難者肯定超過30萬,而且“只會多,不會少”。
謊言四:“百人斬”殺人競賽是當時的日本媒體杜撰的,不能成為南京大屠殺的例證。????吉田裕:所謂“百人斬”競賽最初由《東京日日新聞》(今《每日新聞》)報道,也有其他媒體報道。內容是日軍兩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向南京進軍途中比賽誰先斬殺中國人過百。兩人在紫金山戰役中得出了“106比105”的結果,但因無法判斷誰先斬殺超過百人而又開始“150人斬”競賽。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朝日新聞》記者本多勝一在其著作中記述南京大屠殺,其中就包括“百人斬”競賽。后來,向井和野田的后人起訴《每日新聞》《朝日新聞》和本多勝一損害先人名譽,最終被判敗訴。
2005年8月23日,在日本首都東京律師會館,原《朝日新聞》記者本多勝一接受記者采訪。本多勝一曾前往中國采訪,回國后用一系列訪華報道揭露了日軍在中國的戰爭暴行。新華社記者馬平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