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水澆灌 有機肥滋養 享云霧靈氣 成長無污染
五指山高山蔬菜成“香餑餑”供不應求
圖為五指山暢好鄉高山蔬菜基地。
什么是高山蔬菜高山蔬菜,從廣義上講,是指在高山種植的蔬菜,從狹義上講,是指利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的涼爽氣候條件,進行春夏菜延后或秋冬菜提前栽培,并具有一定規模的商品蔬菜。
日前,第20屆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在海口舉行,五指山市20家企業攜帶81件農產品參展,開幕當天,五指山市展館內3000斤高山蔬菜在1個小時內就被前來參觀展覽的消費者搶購一空。無獨有偶,今年5月,在2017年第八屆海南(屯昌)農民博覽會上,五指山參展企業帶去參展的11類數十箱高山蔬菜也深受市民游客青睞,早上一開館,就全部被大家買走。
五指山高山蔬菜如此搶手,成為展會上的“香餑餑”,這得益于五指山獨特的氣候條件,為高山蔬菜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病蟲害較少,農藥施用量少,造就一種無污染、健康安全、口感好的綠色生態食品,加上生產者用山泉水澆灌、施有機肥,更加保證了高山蔬菜的高品質,這樣的蔬菜鮮、嫩、脆、甜,口感特別好,消費者怎能不青睞?
五指山高山蔬菜供不應求
化肥促生長,農藥殘留超標,農產品安全一直是消費者非常擔憂的問題,能吃到可口而又放心的蔬菜,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海南五指山市地處生態核心區,森林覆蓋率高達86.44%,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說法,可用耕地面積非常少。五指山市充分發揮獨特生態優勢,積極探索少數民族山區開發現代農業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高山蔬菜產業有著勞動力密集與比較效益高的特點,高山蔬菜產業的發展還將帶動食品加工業、運輸業、農資行業和各類產業組織的發展。發展高山蔬菜產業是五指山市欠發達鄉鎮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群山環繞中的一塊塊山間小盆地,是農民耕作的寶貴土地。五指山高山蔬菜種植基地就選擇這一塊塊山間小盆地,海拔均在500米以上,晝夜溫差大,早晚云霧繚繞,平時用山泉水澆灌,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嚴格按照有機農產品標準進行生產,這樣的環境種出來的蔬菜口感極佳,顏色亮麗,富含維生素、黃酮等營養物質。
蔬菜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可以提供人體健康所必須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某些生理活性物質等。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蔬菜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綠色環保型蔬菜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而作為品質優良、口感極佳的高山有機蔬菜,正好可以滿足小康社會人們對飲食的要求。
“我們公司在五指山市主要有4個高山蔬菜基地,總面積達500畝,生產的蔬菜品種主要有菜心、芥藍、小青菜、小白菜等,每天能生產高山蔬菜一萬多斤,即使臺風天氣,也能供應數千斤。”五指山順發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天光說,每年三亞、海口甚至島外都有一些客商要跟他簽高山蔬菜訂單,由于目前生產能力有限,只能供應五指山市及周邊市縣一些超市和高端酒店,外地客商基本要不到貨。
據了解,高山蔬菜種植讓當地農民“不失地、不失利、不失業”。張天光介紹說,現在自己種菜的土地是租的,租金從最早的一畝地每年900元到現在一畝地1500元,這個錢是每年給農民的。同時這些出租土地的農民可以就地打工,確保有活干。農民用地入股,也沒有失去土地。這樣農民既有租金收入又有打工收入,一年下來,農民每畝地可獲得兩萬多元的收入,而以前的一畝地產值不到500元,這給農民真真切切帶來了實惠。
據五指山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五指山市高山蔬菜總面積還不大,只有1000畝左右,主要分布在暢好、水滿、南圣等鄉鎮,生產較為分散,成規模的基地少。“明年我們會加大對高山蔬菜的扶持力度,引導企業、農民擴大生產規模,鼓勵他們走出去營銷,同時加強生產監管,保障五指山高山蔬菜品質。”該負責人表示。
加大投入打響高山蔬菜品牌
發展蔬菜產業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穩定菜價、保障市場有效供應,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而高山蔬菜基地建設是五指山市“菜籃子”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加快五指山市“菜籃子”產業的發展,增強產業競爭能力,滿足市場需求和群眾生活需要,海南省以及五指山市都曾出臺相關舉措,省農業廳明確提出支持五指山、瓊中等中部市縣利用高山氣候,更多更快更好發展高山蔬菜;五指山市則整合資金,加大財政投入,大力扶持高山蔬菜基地建設,補貼高山蔬菜大棚建設、冷庫建設等。
每年7至10月,海南因蔬菜生產茬口交替、夏季高溫干旱和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危害,常出現蔬菜供應淡季,品種單調、數量少,所以發展高山蔬菜生產正是彌補蔬菜淡季供應良好時機,對增加市場花色品種,豐富市場供應,能起到較大緩解作用。對五指山區當地來說,發展高山蔬菜生產是一項綜合開發山區資源優勢的高效產業之一,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對推進發展山區農村經濟繁榮、鞏固山區脫貧致富、保障城市蔬菜供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五指山順發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蔬菜科研、育苗、生產銷售于一體的企業,2006年由五指山市政府招商引資來五指山發展高山蔬菜種植及現代生態休閑農業開發。近日,筆者來到該公司設在五指山市暢好鄉草辦村一處高山蔬菜基地,只見菜地里一片忙碌景象,有的工人正在給蔬菜澆水、有的用機械翻地、有的在采收蔬菜、有的在給蔬菜打包裝。
基地負責人張天光正帶著客商在菜地查看蔬菜長勢。“這些菜心長得不錯吧,可以采摘上市了,你看都開花了,里面好多蜜蜂在采蜜,這說明是綠色環保的蔬菜,如果打農藥,蜜蜂不會來的。”張天光一邊說,一邊掐一根菜心直接放到嘴里,“我們基地的高山蔬菜可以直接生吃,消費者可以盡管放心。”
“這么多品種的蔬菜,那么嫩綠,太好了,我們超市就直接從這里要貨了,每天來進一次貨,保證蔬菜新鮮。”很少來蔬菜基考察的五指山市某超市采購部負責人蘇女士顯得有些興奮,她要跟張天光簽訂兩家超市全年蔬菜供應合同。
據介紹,五指山順發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16年同有關科研單位合作,共同出資,規劃在五指山市發展種植萬畝五指山高山蔬菜,計劃一期投資2億元,在五指山市暢好鄉建設1000畝能抗擊12級臺風的蔬菜大棚,每畝造價15—18萬元,確保五指山市民在臺風季節能吃上平價高山蔬菜,同時解決五指山市當地農民就業,促進農民有效增收。
目前,能抗12級臺風的蔬菜大棚已經在暢好鄉番賀村高山蔬菜基地建設推廣。“這些蔬菜大棚鋼管都用特殊材料包裹,防止生銹,用10年沒有問題,大棚具有活動性,臺風要來的時候,可以啟動開關把棚子降下來。”張天光說把筆者帶到基地察看高山蔬菜大棚建設情況。
“以前對于高山蔬菜,政府給予一些資金扶持,企業只管生產,然后自己找市場,沒有注重高山蔬菜品牌的打造,導致高山蔬菜價格優勢不突出,有時候銷路還遇到問題,種高山蔬菜利潤微薄。”五指山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力發展高山蔬菜是五指山未來農業結構調整重點,現在五指山市政府非常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引導高山蔬菜企業注冊商品、完善包裝,并加大宣傳力度,五指山高山蔬菜知名度在不斷提高,不少客商慕名而來,到高山蔬菜基地考察,企業訂單不斷。
?
?
相關鏈接:
儋州、白沙、五指山、保亭群眾熱議兩條高速公路項目開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