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覺醒之意識,鑄就無悔之青春。青年馬克思臨近畢業、謀劃前途時,決心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后來,即使陷于沒錢買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棄誓言。“年紀輕輕就干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戰爭年代,青年賀龍拋棄高官厚祿、青年彭湃舍棄“烏鴉都飛不過”的萬貫田產,皆因“主義”而義無反顧。有了精神的覺醒,一個人就不難做到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夠從高尚工作中收獲快樂,在舍我其誰中成就大寫人生。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人民日報:“青年不可一日無覺醒”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12-21 11:32

      “國家不可一日無青年,青年不可一日無覺醒。”這是李大釗在《晨鐘報》創刊號上寫下的話。人之偉大,正在于能夠省悟人生價值與意義,時常審視自己的生命狀態。

      覺醒之意識,鑄就無悔之青春。青年馬克思臨近畢業、謀劃前途時,決心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后來,即使陷于沒錢買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棄誓言。“年紀輕輕就干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戰爭年代,青年賀龍拋棄高官厚祿、青年彭湃舍棄“烏鴉都飛不過”的萬貫田產,皆因“主義”而義無反顧。有了精神的覺醒,一個人就不難做到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夠從高尚工作中收獲快樂,在舍我其誰中成就大寫人生。

      然而,“覺醒”并不會自動到來。對青年人而言,倘若在應該覺醒的年紀沒有覺醒,就難免遭遇內心的“苦悶”。今天,社會競爭激烈、生活成本高企,一些青年人,或是被房子、車子、票子等壓得喘不過氣來,常感喟人生與夢想之間的“斷層”;或是被富足生活、安定環境麻醉了精神,變得滿足現狀、安于享樂、不思進取;或是被“失意人的牢騷話、悲觀者的厭世談、諷刺家的夸張語”干擾,消解了奮斗的意志、向上的勁頭。青春并非完全由年齡來界定,如果思想守舊、精神困頓、心靈迷失,即便年紀輕輕,也可能暮氣沉沉。倘如此,又怎能燃旺生命之火,成就不凡人生?

      一個人的青春是平庸無奇還是璀璨奪目,“覺醒”堪稱關鍵變量。覺醒了的青年,就如魯迅所說,“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即使處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潛心積蓄站起來的力量。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邊”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難免會虛擲稍縱即逝的青春韶華,最終遺憾一生。不覺醒,不僅難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華”,更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青春。

      令人欣慰的是,我們身邊從不缺乏向青春致敬的青年。在“鳥比人多”的孤獨小島上,青年突擊隊隊員奮戰在海事工作一線,時刻準備戰風斗浪、搶險救援,他們沒有一絲怨言;在邊陲的“生死路”上,邊防連官兵守衛在祖國邊境線,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進行巡邏,他們笑對萬險千難;在災情緊急的火場中,消防戰士向著最危險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們總是奮不顧身……是青年,就理當如此:少一些望洋興嘆的徒勞,多一些直掛云帆的勇氣;少一些“關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責”的擔當。真正把“為什么而活”想明白、想透徹,青年才能奏出雄壯、優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坐標上謀劃人生、創造歷史。以“不可一日無覺醒”警策自己,肩負新使命、踏上新征程,青年一代必將在偉大的時代贏得更加出彩的人生。魏寅

    ?

    相關鏈接:

    人民日報:“轉簽”上級責任書折射甩手掌柜心態
    人民日報批"四風"新表現:官僚主義造成新形式主義
    人民日報點贊"椰城市民云"APP:市民辦事有“云”則靈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國家公祭日,構筑民族記憶共同體
    人民日報12月13日社論:不忘歷史 矢志復興——寫在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相關鏈接:
    人民日報12月13日社論:不忘歷史 矢志復興——寫在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人民日報評論員觀察:國家公祭日,構筑民族記憶共同體
    人民日報點贊"椰城市民云"APP:市民辦事有“云”則靈
    人民日報批"四風"新表現:官僚主義造成新形式主義
    人民日報:“轉簽”上級責任書折射甩手掌柜心態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魏巍]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