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崔佳明)江蘇船閘應急“120”建章立制,全力保障“水上高速”暢通。21日,江蘇省船閘應急保障中心主任、書記楊龍奎告訴記者,截至12月20日,江蘇省船閘應急保障中心已完成全省78座船閘的綜合檢測工作,同時,該中心還預防性養護覆蓋蘇北運河及省內所有13個市航道處下屬船閘。
2015年8月,蘇北航務處工程總隊更名為京杭運河江蘇省船閘應急保障中心,該中心有著江蘇船閘應急“120”和“船閘綜合醫院”之稱,它負責京杭運河上28座大型船閘水下檢查和應急搶修,同時承擔江蘇省二、三級以上航道其他船閘的機械、電氣、水下檢查、檢測測量和專項技術改造等綜合保障任務,是江蘇全省唯一一支承擔大中型船閘應急保障的專業隊伍。
此次“體檢”從今年年初開始,共出動專業檢測人員1300多人次,利用Klein3900旁側聲納、TM30全站儀、徠卡GS15GPS、PFUT2300數字式超聲波探傷儀等幾十種“高精類”檢測儀器設備,采集船閘所有運轉件的運行數據,建立船閘“健康檔案”,為船閘科學養護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特別在船閘引航道、閘室、淺床地帶等淤積嚴重區域,掃測出大型石塊、海軍錨、金屬桿件等影響船閘通航的水下障礙物,為船閘航道安全掃除障礙,得到了船閘的一致認可。
江蘇全省船閘應急保障離不開這支隊伍,只要船閘出現故障,他們就能立即解決問題,尤其是在當下“運河熱”的時代,主動作為、轉變作風,樹立了交通運輸行業良好形象。江蘇船閘應急保障中心工作人員馬艷告訴記者,這得益于三年前,該中心黨支部探索建立的“五必談”、“五必訪”機制,為全省船閘安全暢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必談’、‘五必訪’的機制建立,暢通職工與組織間的溝通渠道,凝聚發展合力,激發工作熱情,增強單位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要發展、助發展’強大動力。”馬艷說,中心黨支部在職工崗位變動時、受到表彰或處分時、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出現矛盾和意見分歧時、群眾有不良反映時必談;在職工生病住院時、家庭主要成員去世時、家庭受災或發生意外時、思想出現波動時、出現影響工作情況時必訪。
不僅如此,該中心還設立書記信箱,開展“領導班子與一線職工談心、交心、上下聯心”活動和“書記家訪”活動。應急保障工作具有點多線長、任務急、難度大,職工經常出差等特點,為使家訪更具有針對性,中心領導班子將先進典型、長期出差職工、困難職工家庭等作為重點家訪對象。
“家訪中通過聊家常、聊家庭生活困難、聊單位發展思路,征求黨支部工作意見,聽取職工及家屬的意見和呼聲。”楊龍奎告訴記者,比如在家訪中有職工提出因出差較多,且家屬工作也比較忙,家中的老人和小孩缺少照顧,有些家務無法打理的情況。經中心領導班子研究,決定為經常出差的職工開展家政服務,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工作。再比如:有職工提出應急保障出差回單位后,衣服較臟,特別是夏天高溫室外工作流汗較多,單位無固定更衣場所。為做到人性化管理,進一步調動職工積極性,經中心領導班子研究,決定建設職工更衣室和淋浴房,讓職工工作更舒心。“民情家訪的實質,就是要幫助職工做實事、解難題,增強單位凝聚力和向心力。”楊龍奎如是說。(完)
?
相關鏈接:
海南作家梅國云江蘇舉辦筆外意象作品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