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量子材料“外爾—近藤半金屬”問世
具有“外爾費米子”特質 可用于量子計算等領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道,美國萊斯大學和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研制出一種全新的材料——“外爾—近藤半金屬”(Weyl-Kondo semimetal),其屬于量子材料這一物質類別,可用于量子計算等領域。
量子材料擁有一些很“詭異”的屬性,有些屬性或許可在未來的技術創新包括量子計算等領域“大展拳腳”,不過,研究人員并沒有真正弄懂這些材料的工作原理。
牛津大學量子材料科學家阿馬利亞·科爾代亞并沒有參與新研究,他在接受采訪時解釋說:“量子材料中的‘量子’這一單詞意味著,這些材料擁有一些無法由經典物理學,而只能用量子力學來進行解釋的屬性。一般而言,這些物質的組成成分之間擁有非常強的相互作用,我們并不知道這些物質會有什么屬性,也無法預測。”
由于科學家們目前并沒有相關理論工具來預測量子材料的行為,因此,一般而言,他們會先在實驗室里制造出此類物質,并對其進行測量,研究其屬性。
新材料的“橫空出世”也是如此。在最新研究中,維也納技術大學希爾克·標樂-帕邢團隊對金屬鈰、鉍、鈀進行特定組合,制造出了新結構,然后,他們對這一新結構進行實驗;而萊斯大學的團隊從理論研究角度認識到,最新發現或許可以制造出全新材料。
萊斯大學團隊表示,他們的建模顯示新結構的質量可以在電子質量的1000倍到零之間變化,這是“外爾費米子”的典型特質,外爾費米子是科學家于80多年前提出的一種粒子。由于這些粒子產生的原因是所謂的“近藤效應”,因此他們將新材料命名為“外爾—近藤半金屬”。研究人員表示,盡管目前還并不清楚新材料的屬性和用途,但其無疑可用于量子計算領域。
總編輯圈點
19世紀末期,很多科學家認為物理學已大功告成,研究這門學科很難再有什么作為。到1900年,開爾文勛爵發表著名演講稱,“在經典物理學這片藍天上有兩朵烏云讓我們感到不安”。這兩朵烏云最終釀成巨大風暴,并引出了現代科學的兩大基石:相對論和量子力學。100多年過去,兩朵烏云帶來的風暴并未停止。如今科學家研究出新的量子材料,卻依然不了解它的性能。諸如此類的無數新困惑只能說明,任何一門科學都不可能“大功告成”,只會擁有更多未知疆域。
?
?
相關鏈接:
新型量子計算機首個基本元件問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