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洋產業體系初步建立 我省海洋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近年來,海口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尤其是海洋生物產業異軍突起。記者羅津 攝
海口網12月30日消息(記者羅津)作為全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和管轄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遼闊的海域、豐富的海洋資源、適宜的氣候、優良的生態環境,為海南建設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據統計,2016年海南海洋經濟生產總值1163.63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8.2%。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經濟,將發展海洋經濟作為拓展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的戰略選擇。當前,海南海洋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海洋產業體系初步建立。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等主要海洋產業不斷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初步建立;海洋基礎設施初具規模,海口港、三亞港、洋浦港、八所港、清瀾港建成深水泊位39個,游艇泊位千余個,“四方五港”建設布局基本形成;科技支撐能力有所提升,組建了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和熱帶海洋學院,引進中科院深海所,國家海洋局海南陵水衛星接收站正加快建設。
未來,海南將發展壯大海洋產業。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推動海洋產業集聚發展、優化發展,打造海南經濟新的增長極;以優化海洋經濟空間發展格局,構建現代特色海洋產業體系為目標,打造具備天清海藍的生態空間、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的海洋產業集聚群落。
加快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控制近海捕撈養殖,規范和控制近海養殖引導漁民轉產轉業;優化捕撈作業方式,發展外海捕撈和遠洋捕撈,組建外海捕撈生產骨干船隊;推廣深海網箱養殖,建設海洋牧場,推進海洋漁業從“獵捕型”向“農牧化”轉變。
做好“海”字文章,大力開發休閑漁業、航海運動、海洋旅游,建好國家海洋公園。目前,我省已有海南萬寧老爺海潟湖和海南昌江棋子灣2個國家級海洋公園,正組織海口、三亞、三沙等3個國家級海洋公園申報工作。
繼續加強海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加快建設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建設,完善三沙交通運輸、能源通信、市政民生等基礎設施,推進漁港和專業化碼頭建設;完善海洋預警報體系,提高海洋災害觀測預報能力,加大災害觀測覆蓋密度,完善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海洋災害立體觀測網,提高運行保障能力。
加快科技興海步伐。加強海洋科技研發及能力建設,推進智慧海洋建設;扶持我省海洋科研院所建設,培養和引進海洋科技人才,推動海洋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推進國家深海實驗室、南海海洋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建設。
?
相關鏈接:
打造海洋經濟新動能 海南海洋產業發展論壇海口召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