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海建
2017年7月底,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對湖南的反饋中指出,洞庭湖區種植造紙經濟林歐美黑楊面積達39.01萬畝,嚴重威脅洞庭湖生態安全問題,要求2017年年底前,將洞庭湖保護區核心區內的楊樹全部清理到位。據記者對洞庭湖區一線砍伐現場的了解,以及湖南省環保廳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洞庭湖核心保護區的歐美黑楊已經在2017年12月31日前全部砍伐完畢。
中央環保督查組的雷霆之風,總算刮倒了這300萬棵當年轟轟烈烈種下,如今風風火火砍掉的歐美黑楊。當然,歐美黑楊不是不該砍伐,而是砍得太晚了。
洞庭湖是長江重要調蓄湖泊,是我國首批列入《國際濕地公約》重要濕地名錄的7塊濕地之一。而歐美黑楊,外號“濕地抽水機”,生命力超過本土任何樹種。歐美黑楊的價值,在2000年前后達到“峰頂”,成材后每畝楊樹價格可在5000元以上。歐美黑楊在洞庭湖區的瘋狂擴張,就源于當地曾經盛極一時的“林紙一體化”模式。當時,各縣市幾乎都制定了詳細的歐美黑楊發展規劃,采取“政府出資獎勵”“典型引路”等方式大力推廣。因此,這種“濕地抽水機”竟在綠水青山處生長了幾十年,地方部門對生態環境和金山銀山的糾結也持續了幾十年。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這話翻譯得更通俗一些,大概可以用一句電影臺詞來表達——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可如今需要付出成本的專項治理,與300萬棵漫天遍地的歐美黑楊給濕地帶來的傷害,與種樹老板們發的橫財和原來的地方財政收入,在價格上會存在“守恒”關系嗎?
有兩個問題有必要梳理清爽:第一,在種樹砍樹這個邏輯鏈上,種樹的人賺得盆滿缽滿,砍樹的人勒緊褲帶掏錢砍樹,另外還要承擔生態惡化的場景。環境危害這件事,雖然“人人難以幸免”,卻并不具有現實的利害關系,因為猛賺一把的人早就走了。正因為污染和受害者并非同一人的事實,才導致環境生態治理殊為困難。
第二,用個網絡流行語問一下:當年種這300萬棵歐美黑楊的決策者們,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最關鍵的還是終身問責。“300萬棵歐美黑楊”誰催場而出?這個懸疑,環保督查組仍須下文分解。
環保問題之所以是“硬骨頭”,說白了仍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惹的禍。日前,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等8個省市自治區同步公開了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的問責情況:共1140人被問責,其中包括廳級干部130人。與之對應的是,很多經年累月的頑疾“豁然開朗”,諸多歷史遺留問題“風輕云淡”,就像這倒在2017年尾的300萬棵歐美黑楊。
一句話,歐美黑楊倒下了,環保責任要站起來。(鄧海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