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玉的大舅哥癱瘓在床,妻子和岳母給他按摩緩解疼痛。 記者劉玉樂 攝
中風的大舅哥、失明的岳母、患精神疾病的岳父……
夫妻倆扛起“特殊”六口之家不覺負擔還為山區孩子獻愛心
3日,天橋區一拆遷片區中,住著一個“特殊”的六口之家。孫光玉夫婦是別人眼中的“孝星”:把中風臥床的大舅哥、失明的岳母和患精神疾病的岳父接到身邊悉心照顧。從未想過放棄的夫妻倆還參加了公益組織,為貧困山區的孩子獻出自己的愛心……
一家六口蝸居在快拆遷的小屋里
3日下午,天橋區水屯路附近一拆遷片區,居民基本都已搬離。一棟兩層小樓中的兩間小屋里,住著一家六口。54歲的孫光玉是這家的男主人,家里還有妻子和從德州接來的岳父、岳母以及大舅哥。走進屋里可以看到,床上躺著一中年男子,另外4人守在一旁。“我大舅哥癱了,離不了床。這是我岳父岳母,還有我媳婦。”守在一旁的孫光玉說。
四五平方米的小屋里,除了一張木床、一張放置雜物的桌子和兩三個凳子外,再無其他家具。家里沒有爐子、更沒有暖氣,每晚就靠多蓋床棉被御寒。隨著天色漸暗,屋里的光線也暗了下來。許是看記者在跟前,一家人提前打開了一盞沒有連接電源的臺燈,“這是我們家的應急燈。”孫光玉說。
“他們不是‘釘子戶’,是這里的租客。”一拆遷工人說。房東看他孝親不容易,加上房子也臨近拆除,就讓他先湊活住著,等找到下家或拆到這邊就搬走。“我們正在積極找房子。”孫光玉說,這兩個月他們走遍大街小巷,找了數十家租房的房東,可對方在了解了他家的情況后多不愿意出租。孫光玉說,目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趕緊找個“新家”。
接來仨親人照顧,重組六口之家
這六口之家是如何而來?原來,2016年10月,孫光玉的大舅哥腿部突然失去知覺,去醫院檢查是患了中風,因為家庭矛盾,生病之后的大舅哥一直由岳母照顧。
天有不測風云。4個多月后,孫光玉的岳母突然雙目失明,岳父似是受到打擊,精神也出現了問題,“動不動就嚷嚷著要讓人把他打死,可過段時間就會好轉,接著又會再犯。”
2017年5月,災難再次降臨到這個家庭。大舅哥中風后,孫光玉的外甥腦出血住進了重癥監護室。孫光玉怕妻子過度悲傷,以女兒馬上中考需要照顧為由,讓妻子留下照顧母親,他代為去照顧外甥。不久后,外甥去世。
傷心過后,他與妻子商定,將大舅哥及岳父岳母接來照顧。自此,他們重新組成了一個六口之家。
生活的不幸沒有打倒這對夫婦,他們精心照顧著岳父岳母,還為大舅哥請來了按摩師治療,“一周做三次推拿,算是康復治療。”孫光玉說,治療費用每次100多元,一月下來便是1000余元,妻子每月2000多元,而孫光玉因腿部疾病沒有工作。為了緩解家庭壓力,孫光玉也找了份給幼兒園送奶的工作,“一天二三十元雖然不高,可也算為這個家出份力不是。”沒感覺負擔還參加了愛心俱樂部
孫光玉還參加了一個愛心俱樂部。平日里妻子上班,他在家照顧親人,到了妻子周末休班,他就隨著俱樂部其他人一起去參加活動。一周前,孫光玉剛剛為貧困山區的兒童捐出了100元愛心款。
孫光玉說,他們在這些遭遇面前,也曾偷偷抱怨過,可從未想過放棄。爭氣的女兒更是給了兩人無限動力。2017年6月,孫光玉的女兒參加了中考,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理想的高中。
孫光玉說,經歷了這么多事,現在他們一家人無論去哪,都會相互報個平安,“女兒到學校會給我們發個消息,妻子去哪也會發個消息,我就負責在家當好‘保姆’,接收他們的消息。”
家庭的3個新成員也沒有讓他們感到負擔,“現在一大家子吃飯,雖然是粗茶淡飯,但是很幸福。”孫光玉說。談及未來,夫婦二人臉上滿是憧憬,“女兒爭氣、懂事,就希望她快快長大,在姥姥姥爺還有舅舅的見證下,考上個理想的大學。”
?
?
相關鏈接:
“夫妻相”如何形成?因夫妻微生物生態環境接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