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罰沒30億 遏制案件高發勢頭
央視網消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特別是防控金融風險,是中央確定的三大攻堅戰之首。
銀監會最新披露,2017年銀監系統大力整治市場亂象,全年共罰沒金額近30億元,銀行業案件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防范化解風險取得階段性成效。
2017年,銀監會大力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對信貸、票據、同業和理財等領域的突出問題進行了重點整治。全年共作出行政處罰3452件,處罰機構1877家,罰沒金額29.32億元,對270人取消了一定期限直至終身銀行業從業和高管任職資格。
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局長王朝弟:初步遏制了同業、理財快速盲目增長的發展勢頭,基本上拆除了影子銀行業務的隱形炸彈。今年銀行業案件高發的勢頭,特別是大案要案高發的勢頭會得到初步遏制。
去年,銀監會明顯加大了處罰力度,其中廣發銀行惠州分行違規擔保案,罰沒合計超過20億元,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虛假理財案、農業銀行北京分行票據案等也都有多名個人和機構被處罰。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這樣的一個力度是比較大的,對于某些銀行來說,有可能辛辛苦苦一年做下來,這個利潤也就(被罰沒)差不多了,這個對于整個銀行業來說是有了一個非常好的警鐘。
多種違規行為蘊含巨大風險
除了處罰金額,銀監會還重點披露了銀行業違規的主要現象。
據統計,在違法、違規、違章三違反專項檢查中,各級監管機構共發現問題11534個,涉及金額4.15萬億元。表現出來的亂象包括亂設機構、亂辦業務,利用貸款進行利益輸送、違規進行擔保、金融機構員工充當資金掮客、違規挪用客戶資金等。此外,規避監管指標、違反宏觀調控政策進行套利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近年來開展了一些資管類業務,突破了一些宏觀調控政策和審慎監管的規則,部分資金流向了房地產、(產能)過剩等行業。其實實質的風險還是很大、很高,而有些風險現在還沒有完全爆露。
銀監會在檢查中還發現,銀行理財還存在違規開展資金池運作模式、理財資金繞道投向房地產行業等違規行為。不僅違規,也給銀行客戶的理財帶來了不可預知的風險。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殷劍峰:很多理財產品它采取的是這種資金池、資產池這種運作方式,最終資金流到哪兒去了,事實上這個理財產品的購買者是很難穿透(了解)的,完全不可能。
記者跟拍銀監會檢查現場
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可以說是銀監會貫穿去年全年的工作重點,銀行是怎樣違規的,檢查人員又是如何發現這些隱秘線索的呢?記者也曾經跟隨拍攝了部分檢查過程,我們一起來看看當時的情況。
消費貸是銀行為支持個人購物、旅游等推出的一種便捷貸款,如果你拿去買房或者炒股,銀行就必須馬上收回。在去年5月的一次檢查中,一家銀行的一筆貸款貸出當天就被客戶挪進了股市,還有多筆貸款涉及手續不全,也被檢查人員查了出來。
銀監會現場檢查人員:你看一下,(資金)進進出出作為線索,你把它證據找出來,你提出證據來,我覺得合理的,我采納,不合理的,對不起。
在另一次檢查中,一筆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引起了檢查人員的關注。
銀監會現場檢查人員:企業的流動資金還是比較充裕的,我覺得它沒有必要再向你們申請這么大一筆貸款,這不會增加它的財務成本嗎?
某銀行工作人員:近期企業有增加生產規模這么一個規劃。
銀監會現場檢查人員:我們往上往上追了好多手,發現它的房地產企業的實際控制人跟咱們這個(貸款企業)實際控制人是一個人。我們也查了一下前一陣土地拍賣情況,結果發現他參與了一塊土地的競拍,這個你們了解嗎?
某銀行工作人員:這個不太清楚。
銀監會現場檢查人員:我們是懷疑貸款給挪用了,資金沒有真正用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方面,你們對這個有什么解釋嗎?
某銀行工作人員:這個,好吧。近期我們是了解大部分資金確實是被挪用到了房地產企業,這個也是我們放款后,后期才了解到的。這筆貸款我們也會盡快結清、收回。
今年將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
銀監會表示,經過去年持續的整治,銀行業各種亂象得到了初步遏制。
今年,還將進一步深化對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整治。
銀監會現場檢查局局長王朝弟:經過我們去年一年的整治,理財、同業、資管業務的下降,意味著(資金)空轉的減少,同時意味著這些資金開始向服務實體經濟去回歸。
銀監會的最新統計顯示,2017年前11個月,銀行業貸款增速自2015年以來首次超過資產增速。特別是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基礎設施行業貸款,分別同比增長15.8%、44.9%和17.3%,增速均高于貸款平均增速。
銀監會表示,2018年將進一步深化對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整治,保持監管高壓態勢,重點將聚焦八個方面。公司治理不健全、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不當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違法違規展業、案件與操作風險、行業廉潔風險。
?
?
相關鏈接:
外媒:若脫歐順利 英央行將對歐盟銀行業采取溫和態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