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紅樹林里,去觀察
這其實是書中小弧邊帶著大家到紅樹林里探索的初衷,也是少兒科普讀物的責任:不違背基本自然規律和科學知識,讓孩子們去觀察和發現世界。
“對于這個世界,小弧邊了解得太少了,他還很年輕,不知道怎樣才能更多地去認識世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來感恩這片紅樹林……”帶著8歲兒子參加簽售發布會的李珺女士,注意到書中的這一句話,讓她多有感觸,“孩子需要興趣,也需要被引導。”
在發布簽售會現場,李珺的兒子一邊聽講解一邊好奇:“老師,螃蟹為什么要做‘螃蟹操’?是不是因為它們腳酸了?”“紅樹為什么有這么多根?”“樹被水淹了怎么長高?”
而對于從事紅樹林濕地研究保護工作十多年的劉毅博士而言,他認為當前要推動紅樹林可持續發展教育,本著“給其所需”的理念,讓青少年明白保護濕地、紅樹林的重要性,通過兒童故事、手繪漫畫、思維訓練、實驗訓練等方式,讓孩子實實在在地系統學習紅樹林的知識。
目前,《家在紅樹林》(少兒版)希望通過與潛在學校合作、種子教師的培訓、校本課程的推廣,為更多青少年認知身邊的濱海濕地尤其是紅樹林生態系統積蓄能量。
發布簽售會結束后,李珺的兒子收到《家在紅樹林》(少兒版)的新書,劉毅博士在書的扉頁上認真地為他寫下“自然有愛,用心探索”。
《家在紅樹林》(少兒版)的第一作者胡菲,是一位自然啟蒙師,也是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的理事之一,之所以和劉毅共同著寫《家在紅樹林》(少兒版),是為了“推動紅樹林可持續發展教育,讓更多的青少年認知身邊的濱海濕地系統”?!都以诩t樹林》(少兒版),也是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出版的第五套校本教材。
?
?
相關鏈接:
白鷺鳥的天堂——海口演豐紅樹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