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上海上下已行動起來。
10日內,“上海企業服務云”上線運行、浦東新區再推市場監管“二十條”、普陀區首創營業執照當場辦結、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出首張工業產品生產許可“不見面審批”證書,滬上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推出的各種舉措,無不指向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的政府服務流程再造和升級。
“上海企業服務云是面向全所有制、全規模、全生命周期企業提供服務的線上平臺”,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葛東波10日受訪時說,這朵“云”希望成為各類企業發展的“加油站”,企業遇到難題時都可以獲得“兜底式”服務。
為打破服務孤島,上海企業服務云建成“政策知識庫”、“服務資源庫”,并開設“訴求反映”窗口,一網式解決企業訴求。
近來遇到了點法律問題的上海高率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成了嘗鮮者。公司大客戶經理吳棋跑了一個多月沒找到適合的律師事務所,不是價格高就是對公司業務不了解,通過上海企業服務云,很短時間內就找到專業服務機構,解決了難題,價格僅為市場報價的一半。
葛東波表示,下一步,還將開設“請您來找茬”欄目,傾聽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將逐步匯集《上海市涉企公共服務清單》與《上海市惠企政策清單》,增強企業服務的指引性和透明度以及政策解讀的精準性和權威性。
營商環境是上海的核心競爭力。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說,上海要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必須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不斷提升制度環境軟實力,努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除了明確政府要“甘當店小二”,李強要求要“以抓鐵有痕的力度”,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各項任務舉措,提升補齊短板弱項是當下重點之一。
客觀而言,上海的營商環境在中國相對較好。上海的行政收費自2015年以來連續3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
短板何在?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認為,這個短板就是缺乏對中小企業成長空間的包容,而“更具活力”的中小企業在當今技術變革時代可能會擁有更多機會。
此間智庫人士指出,隨著新技術迭代加快,新業態層出不窮,必須從個案開始,將為創新企業的服務經驗,提煉為操作的辦法,上升為可復制推廣的制度,形成符合創新型企業發展現實要求的新規范、新制度。(完)
?
?
相關鏈接:
海口秀英區三管齊下打造開放、優質營商環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