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革激發活力 市民共享美好
改造后的海府路順暢漂亮。
“小吃街能這么快開業,真的感謝政府的貼心服務。”泰龍城物業公司副總經理王海濱說,我們一次性進駐21家商鋪,在工商、食藥監等部門“綠色通道”的護航下,實行集中的一站式辦理,很快辦齊了證照,至少提前了一個月開業。
快些更快些,便捷更便捷。海口正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海口從解決市民痛點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病,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
林安物流是首批受益于“極簡審批”服務的項目。
政府服務熱線 聯動解決訴求
政務改革
“喂,您好,請問是社區網格員袁秋麗嗎?這邊有位空巢美籍老人不慎摔倒,可否派人過來幫忙?”美蘭區藍天街道下洋社區網格員袁秋麗接到了這樣一通“特殊”的緊急電話。
袁秋麗在趕赴現場、撥打“120”的同時,還在社區“12345+網格化”工作平臺上推送出一條“緊急”信息,“白龍大廈A棟1304房郭大爺在家門口摔倒,急需救治!”,不到20分鐘,平臺上的3名社區和物業工作人員,就立即趕到現場,幫助120醫護人員將老人送往醫院。經檢查,老人并無大礙,社區工作人員隨后護送其安全回家,老人的親屬得知后非常感激。
在一次次高效解決群眾訴求中,袁秋麗切身感受到,“12345+網格化”,實現“1+1>2”的效果,帶來社區居民更多的獲得感。海口加快政務服務改革步伐,充分發揮12345“指揮棒”“繡花針”“連心橋”作用,創新使用大數據驅動的智慧調度指揮平臺,推進社區網格工作站靠前指揮,做實做強網格,實現聯勤聯動,在基層一線解決居民“煩心事”,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經過數月調試,上線運行的12345政府服務熱線新系統,讓市民通過12345微信公眾號即可反映訴求。接到投訴后,系統將與附近區域內的社區網格員自動聯動,實現點對點派單、30分鐘響應和處置的快速反應機制。
現在,接聽訴求不再“排隊”、動動手指即可反映訴求、社區網格員加入、投訴問題所在位置更精準。以接聽訴求不再“排隊”為例,新系統上線運行后,12345熱線的前臺坐席將從過去40個變成80個,電話語音網系統暢通,因此今后市民來電將不會再出現排隊現象。
政務改革體現在為民辦實事的精益求精上,也體現在具體措施的創新上。海口12345熱線顧問劉春林介紹,目前,海口12345正在全市推廣“12345+網格化”模式,這種模式屬全國12345系統范圍內首創。熱線員根據來電訴求中所提供的地圖位置,通過新系統與就近區域內的社區網格員自動聯動,網格員接到12345派件后迅速趕往現場了解情況,同時協調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處置,并對最終處理結果進行現場核實反饋,做到迅速有效地處理市民訴求。
復興城已成為比較集中的眾創空間聚集區之一。
極簡審批服務 提高行政效率
審批改革
去年8月底,廣東雄塑高性能高分子復合管材生產、海洋深海養殖耐腐蝕設備和現代農業相關設施設備基地項目在海口國家高新區云龍產業園正式動工。該項目擬投資3.45億元建設高性能高分子復合管材生產線,預計2019年2月竣工投產。此時距離項目簽約才剛剛過去兩個月左右。
去年以來,海南雅葆天維醫藥保健食品項目、中民筑友(海口)綠色建筑科技園項目、香港京都養生堂制藥項目、中德奧瑞克電梯等多個重點招商項目相繼開工,為海口市經濟發展提供了產業支撐,也為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作出了實質性努力。
重點項目能否盡快順利落地,是檢驗當地營商環境的試金石。“海南投資環境優越,是投資興業的好地方。”廣東雄塑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淦雄認為,海口推行“極簡審批”,為企業提供優質便捷政務服務,他對項目早日投產,將海南雄塑打造成行業龍頭企業充滿信心。
所謂“極簡審批”,就是在“多規合一”的前提下,通過實施“規劃代立項”、以區域評估取代單個項目評估、優化項目服務、建立誠信檔案等十大措施,切實做到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建設項目開工前的審批事項從29個減少到2個,僅保留環評和消防審批。項目開工后,將13個驗收事項進行一次性驗收,審批時限從152天縮減至26天,審批效率提升80%以上。
林安物流是首批“極簡審批”服務的項目,該項目從拿地到動工,只用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降低了近三分之一的財務成本和管理費用,成本節約達到3300萬元。
在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中,“極簡審批”模式得到充分肯定,被點贊為“找到了企業發展與政府監管的最大公約數”。
秀英環衛利用沙灘清掃車清掃沙灘垃圾。
創新管理模式 呵護城鄉美麗
環衛PPP改革
創新一種模式,美麗一座城市,是海口引入社會資本,按照政企合作的PPP模式在環衛領域大刀闊斧改革留給公眾的鮮明印象。
海口推行環衛PPP,將以往一個區域內的各城市部件分屬不同部門負責,變為由環衛企業一攬子管理,增加環衛作業的內容、拓寬了作業范圍。這種做法打破了各管理部門之間的壁壘,有效提高了整體管理水平。
環衛部門職能轉變為監督考核PPP項目企業、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市區環衛局每天對3584條道路實行常態管理,132輛機械化清掃車以司機輪班、車輛循環作業的方式清掃道路,機械化清掃率超60%。同時,延長主要街道保潔時間在16小時以上,一般街道包括小街小巷保潔時間在12小時以上,道路衛生質量明顯提升。
主城區實現環衛PPP項目覆蓋后,承包范圍逐步向石山鎮、永興鎮、東山鎮、遵譚鎮等鄉鎮和東昌居延伸。同時,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最大限度實現農村垃圾處理資源化和減量化。試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項目建設,解決當前農村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問題。
今后,海口將繼續深入推進環衛改革,加速實現城鄉同頻更新。為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各區政府派出大量人力對轄區村莊逐個進行存量垃圾排查統計,市政府把存量垃圾上圖入庫,實行動態監管,上下聯動開展清理工作。市、區兩級財政設立農村垃圾治理專項資金,將農村垃圾治理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建立起財政持續增長的投入機制。
瞄準民生痛點 精準深入改革
記者手記
走進海口許多老社區,微型消防站格外引人注目,這里有水槍、干粉滅火器、水帶等全套滅火器材。經過專業消防隊員系統培訓,社區工作人員變身義務“消防員”,今后遇到火情,這些“小、快、靈”的消防隊伍最快3分鐘就可以抵達現場,有效處置初期火災。
微型消防站,雖然小,關鍵時候能起大作用,是海口消防領域創新探索實踐的一項“微改革”,背后是解決城市快速發展和消防綜合水平提升相對滯后之間矛盾的努力,由于人口規模迅速增長,而專業消防隊伍的建設有待加強,消防設備需要及時更新,部分市民消防安全意識還不強等因素,城市火災防控形勢較為嚴峻。
尤其是老社區的消防安全形勢,已經演變成市民的生活痛點。老城區許多社區人口密集,小街巷密布,路邊車輛隨意停放,有些社區電纜線交織在一起,少數市政消防栓年久失修,群租樓一樓停滿電動車,消防安全存在不少隱患。而微型消防站的建設對水源缺少、老城區或城鄉結合部的消防保衛工作有著重要意義,因道路狹窄消防車無法到達導致時間被耽誤、火勢不能及時得到控制的難題也將得到有效緩解。
在微型消防站的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了社區辦公場所面積有限、人手相對不足等新的問題,為此,海口正從明確隊員職責和相關制度等多方面彌補存在的短板,推動微型消防站建設邁上新臺階,真正發揮實效。
改革不分大小,不論是像社區消防站這樣的“微改革”,還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宏觀改革,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要堅持民生痛點為導向,創新開拓思路,集思廣益,在解決一個個“絆腳石”中,增強改革的實效,讓惠民成果惠及更多人。
記者 曹馬志/文 黃一冰/圖
(海口網1月11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區程英歌:愿做農民工權益的守護者
海口新海港碼頭工作者 冷風中堅守碼頭指揮車輛登船
海口多舉措整治水產養殖污染 設立水產養殖“三區”
海口云龍農技員周永島深入農村服務種養農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