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焰沖天 海上燃燒8天后桑吉輪沉沒
4名中國勇士 冒死登船搶回“黑匣子”
經歷8天熊熊烈火、發生數次爆燃、多次被評估可能沉沒的“桑吉”輪,在1月14日16時45分,沉入大海。此時,這艘巴拿馬籍、來自伊朗的運油船的32名船員中,僅3人確定遇難,其余29位船員依然下落不明。
據交通部官方微信消息,上海海上搜救中心證實,14日12時左右,“桑吉”輪突然發生爆燃,全船劇烈燃燒,火焰高達800至1000米左右。經確認,16時45分,“桑吉”輪已經沉沒,沉沒位置為北緯28度22分,東經125度55分,距離事發水域位置東南約151海里。船舶溢出的油仍在沉沒海域燃燒。
8天前的1月6日20時許,“桑吉”輪與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在長江口以東約160海里處發生碰撞,導致“桑吉”輪全船失火。
“桑吉”輪上共有32名外籍船員,“長峰水晶”輪上共有21名中國籍船員。救人,成了當務之急。
更為棘手的是,“桑吉”輪攜帶著約13.6萬噸凝析油。據美國媒體此前報道,如果油輪溢出所負載的13.6萬噸凝析油,這將成為歷史上“第10大石油泄漏事件”。
雖然“桑吉”輪已沉沒,但許多謎團依然待解——撞船那晚到底發生了什么?“黑匣子”能否解開謎題?29位失蹤船員到底去了哪里?這片海域是否會出現污染?又該如何處理?還有,沉沒的“桑吉”輪又將怎么辦?
現場圖。中新社發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供圖
撞船
連燒8日多次爆燃
爆炸危險,越來越近
1月6日19時51分許,長江口以東約160海里處原本漆黑的海面,突然火光沖天。后證實,巴拿馬籍“桑吉”輪與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發生碰撞。“桑吉”輪全船失火、船舶右傾,32名船員失聯。
32人中,30人為伊朗人,另2人來自孟加拉國。一份據信是伊朗方面提供的名單顯示,年紀最大的船員今年59歲,年紀最小的尚不滿23周歲。
交通部通報的事故信息顯示,當晚20時許,兩船發生碰撞。按遠洋航行船只慣例,20時是船舶駕駛員換班時間。
曾在極地科考船“雪龍號”任二副的上海海事大學教師白響恩,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通常情況下,每艘商船配3位值班駕駛員。每名駕駛員工作4小時后休息8小時。其中,16時到20時是大副工作時間,20時至24時是三副。為提前適應航海環境,換班前會提前15至30分鐘就位,以避免銜接失誤。“桑吉”輪是否因換班導致“致命相撞”?目前并沒有結果。
當晚,伊朗阿薩魯耶這個位于世界最大天然氣田附近的港口還不知道,去年12月18日從這里啟程的“桑吉”輪,已燃燒起熊熊烈火。
而韓國的大山港,也不知道本該兩天后抵達的“桑吉”輪,開始了生死考驗。
而與“桑吉”輪千里相隔的北京東長安街,獲悉事故匯報的中國交通運輸部立即成立應急小組,并全面部署人員搜救、船舶滅火、清污等工作。
現場圖。中新社發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供圖
1月7日
我國派出最先進救助船前往指揮
1月7日清晨,海上的冬雨,絲毫沒有澆滅“桑吉”輪大火的征跡。這艘運油船漂浮在海中,海面已出現油污,搜救工作緊張進行。
早前,我國交通部已下達要求——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及上海海上搜救中心協調派出力量前往搜救。
至7日9時,“海巡01”、“東海救101”、“東海救117”已抵達現場。出任現場指揮船的“海巡01”,是我國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綜合能力最強的大型巡航救助船,也是我國首艘同時具有海事監管和救助功能的此類船舶。而東海救101”、“東海救117”,則是我國的專業救助船。
不止它們,“中國海警31240”船和3艘專業清污船及大馬力拖輪,也趕往事故現場,隨船的還有上海消防局專家。
此外,經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協調,韓國海洋警察廳派出1艘海警船和1架固定翼飛機抵達現場。
為搜尋幸存者,“海巡01”輪組織13艘搜救船以“桑吉”輪為基點,在900平方海里范圍開展不間斷搜尋。
但事發水域海況較差,夾著冬雨的西北風高達7—8級,浪高3米。不僅如此,經專家組研判,“桑吉”輪存在爆炸、沉沒等危險,揮發和爆燃產生的有毒氣體對救援人員危害很大。
1月8日-9日
“桑吉”輪外泄凝析油全面爆燃
1月8日,交通部繼續全力組織搜救。中國海事局已成立事故調查組,并啟動事故調查。
“海巡01”組織的搜尋范圍也在擴大。3艘救助船、4艘公務船、2艘清污船、4艘過往商船、多艘漁船及1艘韓國海警船分區域開展搜救行動。
但突發情況又出現了——8時,“桑吉”輪船體及周邊水域外泄燃油全面爆燃,火勢猛烈。
為避免過往船舶次生事故,上海海事局在“桑吉”輪周圍緊急劃定10海里半徑避航區,并發布航行警告。
時間回到撞船當日,“長峰水晶”輪雖船頭受損,但全部船員均乘救生艇逃生,隨后被附近“浙岱漁03187”救起。海事局決定,在確保安全前提下,由專業救助船護送其駛往浙江舟山綠華山靠泊,并接受調查。8日上午,“長峰水晶”終于恢復航行,駛往舟山。
9日10時30分,“桑吉”輪仍在燃燒。事故是否會影響東海生態?媒體追問愈來越強。對此,煙臺海事局煙臺溢油應急技術中心高工趙如箱在交通部官方微信等平臺進行了回應。趙如箱說,凝析油是指從凝析氣田或油田伴生天然氣凝析出來的液相組分,又稱天然汽油,主要成分是C5至C11烴類的混合物,含少量烴類及二氧化硫和多硫化物等雜質。凝析油在空氣中遇明火易爆炸。燃燒后會產生多種有毒氣體。
他回應稱,根據煙臺溢油應急技術中心模擬,凝析油泄漏5小時后海面殘存油量低于1%。
1月10日-12日
船體長時間燃燒溫度越升越高
10日早上7時,“桑吉”輪已漂移至碰撞位置東南方約65海里處。船體仍在燃燒。搜救仍在艱難進行。11時10分,“深潛號”、“德深”輪與“東海救101”輪先后抵近“桑吉”輪噴灑泡沫滅火。
12時30分,日本海警“KOSHIKI”輪抵達現場并與指揮船“海巡01”輪建立聯系。至此,搜救現場,匯集了中日韓三國的力量。現場指揮,仍由我國“海巡01”輪擔任。
但大家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13時35分,“桑吉”輪艦艏燃爆,救援船被迫暫停滅火,撤退至安全距離。
因“桑吉”輪劇烈爆燃,截至當晚,滅火依然未取得預期效果。更糟的是,已失去動力的“桑吉”輪在海浪推動下不斷“飄離”。
當天,在“東海救118”輪監護下,“長峰水晶”輪靠泊舟山接受調查。
11日10時40分,在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指揮下,“桑吉”輪現場滅火作業重啟。“深潛號”、“東海救117”輪實施新一輪滅火。前方畫面顯示,至17時,兩艘救助船持續向“桑吉”輪噴灑泡沫,但船體仍在燃燒。
現場西北風達7級,浪高3—4米,12艘船舶全力搜救、滅火,但新危險又出現了——“桑吉”輪船體及周邊水域外泄的燃油全面燃燒。
不僅如此,揮發和燃燒產生的有毒氣體對救援人員危害很大,加上惡劣海況,搜救難度再次增加。因“桑吉”輪劇烈爆燃,作業船再次被迫后撤。
當日,專家組評估認為,“桑吉”輪爆炸、沉沒等危險更加嚴重。
1月12日,事故第6天。現場應急處置船達到14艘,包括1艘日本海警船、2艘韓國海警船。1000平方海里范圍的不間斷搜尋仍在進行。
勇士
4人冒死登船26分鐘
“搶”回黑匣子及兩具遺體
轉折終于在13日出現。雖然現場風力依然有5級,但根據事故應急處置進展、“桑吉”輪起火爆燃位置及海況,現場指揮部決定——登輪搜救。
早上7時,上海打撈局“深潛號”專業救助打撈船逐步向“桑吉”輪船尾靠近。8時37分,4名佩戴空氣呼吸器的救助人員,被吊臂吊到“桑吉”輪船艉甲板。
3分鐘后,兩具遺體在“桑吉”輪救生艇甲板被發現。隨后,搜救人員進入駕駛臺,但未發現遇險船員。他們取下“桑吉”輪VDR設備(船舶“黑匣子”),試圖進入一層生活室,但隨身設備檢測發現室溫高達89攝氏度,救助人員無法進入。
但危險不止于此,因風向轉變,“桑吉”輪燃燒的毒煙向船尾擴散。救助人員不得不攜帶遺體與“黑匣子”緊急撤離。9時3分,在冒著生命危險搜救26分鐘后,4人被“吊”回“深潛號”。但現場船只并未離去,“東海救117”輪、“東海救101”輪、“深潛號”分批抵近“桑吉”輪繼續滅火。
16時50分,“東海救117”輪運送兩名遇難船員返航。至17時,“桑吉”輪已漂到事發地約150海里之外。
疑問
相關海域是否會被污染?
溢油監測評估展開
“桑吉”輪之所以燃燒這么久、還不時發生爆燃,主要是因為事發時,該船裝載有約13.6萬噸凝析油。
14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交通運輸部證實,“桑吉”輪溢油仍一度在沉沒海域燃燒。這片海域是否會被污染?此外,沉沒的“桑吉”輪是否會產生污染,又將怎么辦?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了解到,14日,海警2901、2146船曾在事故海域開展搜救與監視監測。經現場監測,因船體爆燃,大量油污在周邊海面燃燒,生態環境受到一定影響。
雖然“桑吉”輪已沉沒,但將進一步加強空—海立體監視監測,擴大監測范圍,并針對沉船溢油開展監視監測,以及時掌握溢油分布、漂移擴散狀況,有效做好事發海域生態環境狀況影響評估。
污染是否會出現?是否會影響到舟山等漁業重地?1月10日,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研究員姚子偉、國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研究員周青曾表示,根據巡視監測結果,當時事故船舶距舟山近岸約350公里,他們認為“暫不會對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產生影響”。但兩位專家當時表示,油輪裝載的凝析油揮發性極高、易燃易爆,揮發及燃燒后會對海洋大氣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他們建議,繼續加強跟蹤監測,評估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代睿
?
?
?
相關鏈接:
海洋局:東海事故船體中前部及附近海面仍有油污燃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