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良與其繪制的民居壁畫合影。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壁畫、灰塑
時光中散發光芒
百年古宅林家宅位于文昌市文城鎮南海村委會,房屋主人早已去世,后人也分布在世界各地。歷經百年風雨滄桑,這座三進民宅,如今主梁早已陳舊不堪,門窗上方的壁畫卻依舊散發著光芒,壁畫內容有椰鄉、山水、花鳥蟲魚……
除了林家宅,文昌孔廟、韓家宅、十八行村古民居等文昌市大量古建筑中,至今仍保存著大量繪制了上百年的壁畫。這些色彩、圖案豐富的壁畫,是現在的壁畫師們學習的樣本。
“文昌壁畫,是歷代壁畫師不斷改進工藝流程后自成流派的一種建筑裝飾。”海南三環設計首席設計師韓盛說。曾耗時多年對瓊北民居風格進行過調查的韓盛認為,瓊北民居建筑風格和建筑工藝,是從嶺南、閩南地區流傳過來的。但是,經過海南本地工匠數百年的錘煉和實踐,其建筑風格和工藝又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韓盛表示,建筑裝飾畫(品)是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昌壁畫還包括了灰塑技藝。在文昌民居的屋檐、屋脊上,常常裝飾著各種動物和神話人物造型的灰塑,主要是老虎、獅子、麒麟、鳳凰以及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大部分是傳說中的“八仙”)等。這些灰塑用石灰造型后,再上色,就形成漂亮的彩塑,具有美化等效果。最為典型的灰塑代表,就是文昌孔廟屋檐、屋脊上的灰塑,雖經時光沖刷,造型保存完好,色彩仍然鮮艷。
上世紀70年代前,文昌民居壁畫師用珊瑚燒制成打底的石灰,然后跟稻草稈混在一起,經過發酵和捶打,最終制成給壁畫打底的石灰漿。壁畫師采用的石粉顏料,是用從山坡上拾來的具有自然色的粉石,打磨后再用米酒、赤糖配制調勻而成。
后來,珊瑚被禁止開采,畫師便用石灰對壁畫進行打底,然后用現代廣告顏料上色,色彩更加鮮艷。這種新的變化,為民居壁畫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創作空間。
壁畫為美麗鄉村
增光添彩
如今,文昌很多新建民居,都會請壁畫師在室內和外墻上繪制壁畫。很多文昌人認為一座沒有繪制壁畫的房子,是還沒有完全建好的民居,一般不會入住。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蓋起兩三層的小洋樓,樓房大門上方依舊會繪制壁畫,不過很多人開始用帶有美麗圖案的瓷磚代替壁畫師繪制的壁畫。
在文昌市馮坡鎮鳳尾村,村口幾幅整墻壁畫,吸引了很多過往路人的目光。“目前,壁畫也成為文昌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主題元素。”文昌市文化館館長曾小寧說,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型壁畫,正在為當地美麗鄉村建設增光添彩。
據了解,文昌民居壁畫和灰塑,使用的材料是一樣的。民居壁畫先用石灰打底,再用顏料作畫,而灰塑則是用石灰做造型,再用顏料上色。當地大部分的壁畫師不僅繪制壁畫,還會制作灰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