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濕地建設應遵循各自特色
——訪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副院長、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張明祥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盛開的美人蕉。石中華 攝
碧波蕩漾,生機盎然,充滿野趣的五源河濕地公園;白鷺嬉戲,水清鳥歡,引人入勝的美舍河濕地公園;豐富的生態資源、深厚的文化積淀,演繹奇妙自然的那央濕地;水草豐美、濕地類型豐富,有千年農耕文化的潭豐洋濕地……在海口,眾多的海、河、湖孕育了豐富的濕地。據統計,全市有濕地資源29093公頃,濕地覆蓋率達到12.7%,是中國濕地率5.58%的兩倍多。海口,“水城”美譽名不虛傳,有辭賦為證:“其地則一城帶水,三面環渤,北挹神州,南鎮廣陌”。
美舍河沿線居民參觀生態修復后的鳳翔濕地公園。石中華 攝
2017年,海口濕地保護工作成績斐然,包括2個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獲批,批準成立5個省級濕地公園,建設45處濕地保護小區。海口應如何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和實現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改善人居環境質量,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副院長、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海口市濕地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明祥。
美麗的新舊溝濕地。趙曉龍 攝
增強市民意識 形成保護合力
目前,海口主要河流有17條,從海口范圍獨流入海的有9條,海南省最大河流南渡江在海口穿城而過。海口既有典型的海島生態系統,又有獨特的火山熔巖地貌。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表明,海口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人工濕地4種濕地類型,其中最為豐富和多樣的是近海與海岸濕地,包括我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人工和自然的濕地、近海和陸地的濕地、城市和鄉村的濕地在海口交相呼應。
“海口五源河濕地公園和海口美舍河濕地公園獲批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是對我市濕地工作特別是這兩個濕地公園建設工作的肯定。”張明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過去的一年,海口在濕地保護方面做的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包括制度的建設、宣傳教育等,在國家林業局評選向國際申報的濕地候選城市當中,專家對海口的評價很高。
“目前,海口濕地保護的氛圍已經非常濃厚,如何將濕地保護真正落實到點滴的行動中去是下一步應該思考的問題。”張明祥表示,從制度建設方面,海口做得都不錯,那么接下來在一些保護、修復,包括一些外來物種的控制,以及提高廣大市民保護意識方面,還需要我們從點滴做起,共同參與。
“如海口現在正在籌建的海口濕地保護協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張明祥指出,濕地協會是一個民間組織,能更好地發動民間的力量去保護濕地,使得政府和民間能夠共同發力,做好濕地保護工作。“濕地保護協會的成立,對全社會的濕地保護意識的形成,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羊山河流濕地。趙曉龍 攝
規劃建設濕地 遵循各自特色
在張明祥眼里,海口濕地資源非常豐富,不管是城市里的美舍河濕地公園、城郊的五源河濕地公園,還是45個濕地小區,都應具有自然美,在規劃和建設中都應當遵循各自的特色來打造。
“羊山地區最大的特點是人和濕地是密切相關的,而且是一個天然系統。”張明祥表示,羊山原住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當地特定的地質、地貌、氣候、水文、生物條件緊密相聯,聚落格局、建筑材料、種植方式、物種選擇、水資源利用方式與火山熔巖自然環境高度適應,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型范例,閃耀著生態智慧光芒,因此稱其為“羊山生態智慧”。
“羊山地區,老百姓在落水的時候種一季水稻,在漲水的時候就把它做為田洋。這種特點在濕地保護中一定要遵循,讓老百姓真正從濕地保護中能夠得到實惠。”張明祥強調,對于羊山濕地的保護和利用,一定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按步驟、分區域推進。“所以在整個2017年,我們對羊山濕地做了一些更加詳細的調查,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再做一些規劃。”
瓊山區龍塘鎮和龍華區龍泉鎮交界處的新舊溝范圍不大,只有1600多公頃,張明祥認為其特色鮮明,可以作為特色濕地保護小區先行一步建設,然后以點帶面,更好地推動海口的濕地保護工作。“新舊溝濕地保護小區有丘陵、有森林、有田洋系統,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在這么小的區域里面可以得到一個完美的體現。同時,周圍還有五個鄉村,所以我們想通過新舊溝的打造來帶動周邊的村民增收致富,實現美麗鄉村的建設,這個是最主要的。”張明祥滿懷信心地說。
記者龍易強
(海口網1月15日訊)
?
?
相關鏈接:
會展業帶動相關產業 海口“會展+”成貿易投資新渠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