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垩蛏胶恿鳚竦?。記者石中華 攝
濕地保護宣教尚處起步階段
盧剛認為,中國開展濕地宣傳教育的組織和機構包括各級濕地管理部門、學校、非政府組織等,在濕地保護的宣教中發揮著主導作用。而濕地保護的實地宣傳包括,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濕地博物館以及其它具有濕地宣教場地和設施的單位開展的宣教工作。實地宣傳能夠讓受體親臨濕地環境,切身體會濕地美學、生態、文化等各種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媒體和企業對于濕地的宣傳至關重要。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為大眾熟悉的媒體,不但為濕地保護的宣傳提供了良好的途徑,有些媒體和企業還積極主動參加到濕地保護宣傳的倡導、發起和組織中來,他們從宣教的對象成為宣教的主體,為濕地保護宣教事業注入了新的力量。
在濕地保護宣傳教育的起步階段, 濕地宣教的實施缺乏常規性和組織性,更多的是零散的、自發的宣教方式,缺乏系統規劃和科學論證。與濕地宣教相關的林業、環保、農業、海洋、教育等部門間,以及政府部門與民間非政府組織、企事業單位、環保人士等的協調作用沒有充分發揮,職責缺位使濕地宣教缺乏組織性保障。
濕地宣教既有賴于各種宣教材料和設施,同時宣教人員的專業能力也是關鍵,尤其是在與宣教對象面對面的情況下。濕地基礎設施不足和不完善、宣教人員缺乏、專業能力低的現狀影響了濕地宣教工作的有效開展。游客在濕地區域的現場體驗和教育,是效果最為理想的宣教方式。目前,開展的濕地保護宣傳活動大多以宣傳濕地的基本概念、功能為主,而對于不同地域、不同群體,在內容上缺乏針對性,并且很少涉及具體濕地的具體問題。以東寨港紅樹林為例,自發而來的游客以大眾娛樂為主,缺少有效的手段向游客傳輸濕地保護的知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