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改革的歷史機遇期(鐘聲)
——二〇一八年世界形勢展望②
政策制定者不能僅僅停留于盯著鏡子里的向好鏡像制定短期政策,關鍵是,要端起歷史的望遠鏡謀求長遠發展
2018年,“改革”成為全球領導人新年賀詞中的關鍵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將改革進行到底;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法國在2018年將繼續改革,迎接“法蘭西的復興”,并表達了重塑歐盟的宏偉改革愿景;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關注“脫歐”進程,同時籌劃著英國社會由此需要進行的改變。
放眼國際機構對于2018年世界經濟的預期,各方在一致看好全球經濟體實現共同增長的同時,也不約而同地強調了當下推行“改革”的緊迫性。世界銀行報告認為,威脅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各類風險尚未根本解決,對政策制定者而言,如何確保利益廣泛分享、提高潛在產出和增強對下行風險的抵御能力應成為決策重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指出,各國應抓住經濟環境如“陽光燦爛天氣”的良機,實施“修補屋頂”式的經濟改革。
有學者認為,2015年至2017年見證的是全球舊秩序的瓦解與重構,國際政局呈現混亂和紛爭態勢,“黑天鵝”事件頻發,各國對政治風險的防范超過對國內改革議程的關注。及至2017年世界經濟漸次擺脫危機陰影,世界主要國家完成大選、換屆,2018年將進入新的政治周期,各國政策取向從“選舉模式”切換到“改革模式”,各國有望將議程重心轉入國內改革,通過改革來促進繁榮的新階段。
世界懷著希望走進2018年,如何把握住當前經濟周期性上行的有利窗口期,以改革促進經濟社會長遠發展,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政策制定者不能僅僅停留于盯著鏡子里的向好鏡像制定短期政策,關鍵是,要端起歷史的望遠鏡謀求長遠發展。
改革是一場馬拉松,需要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實踐證明,唯有持之以恒落實改革方案,才能為改革成功創造必要條件。國際金融危機后,德國得益于長期以來對結構性改革的重視,不斷優化要素配置、有效激勵創新、增強本國核心競爭力,經濟表現出較強韌性,成為引領歐洲經濟增長的核心之一。回顧40年來改革開放的歷程,中國以敢闖敢試、自我革新的勇氣和智慧,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轉變,讓這個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研究中國改革的奧秘,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得出結論:中國在推進改革上展現的強大領導力,系統性規劃以及與時俱進推進改革的行動力,為世界各國改革提供了有力借鑒。
置于促進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大背景下,各國自身的改革亦離不開相互之間的政策協調與戰略對接。展望2018年,“改革”的伏筆早已埋下。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期間,五國領導人共同強調把握新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共同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增長;去年10月,在德國擔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期間舉行的最后一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與會各方一致提出,各經濟體應抓住經濟提速的周期機遇推進改革,采取合適的政策組合提高潛在產出,以增強經濟韌性;2018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已經將“通過結構性改革增強包容性增長”作為四項優先議題之一。
幾十年前,美國著名政治學家卡爾·多伊奇曾說,當今世界唯一最大的力量是變革的力量。而今,改革的歷史機遇期已經來臨,如何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實現改革承諾,如何協調合作、謀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考驗著各國執政者的勇氣與智慧。
?
?
相關鏈接:
海南今年將完成17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探索“一窗受理”和“一章審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