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立法五年回眸
五年來,省五屆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推動旅游等特色產業發展
立法護航,打造海南經濟升級版
二○一七年十二月六日,隨著UT725航班(莫斯科—三亞)降落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海南迎來了年入境游客量突破100萬人次的歷史性時刻。海南日報記者武威攝
-海南日報記者李磊
海南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在旅游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特色產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
五年來,省五屆人大及其常委會重視立法引領和推動產業發展,加強旅游產業等重點產業立法,審議通過和批準16件相關法規,通過立法優化我省特色產業結構和發展環境,促進我省特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為打造海南經濟升級版提供了堅實的法制保障。
旅游立法數量領跑全國,法規構架初步形成
2017年8月26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愛在檳榔谷——戀曲2017”海南嬉水節檳榔谷分會場開幕。海南日報記者武威通訊員潘達強攝
省人大常委會近日提供的一組立法時間表,可以折射出海南在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大局上的法治腳步。
在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的2011年和2012年,省四屆人大常委會聚焦旅游立法,短短2年間,集中出臺了8部旅游法規。在此基礎上,省五屆人大常委會根據我省旅游業升級以及全面推進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的需要,對旅游法規進行了大規模修訂。2014年9月底,我省修訂了《海南省旅游條例》;2015年,修訂了《海南經濟特區旅行社管理規定》,修改了《海南經濟特區導游人員管理規定》和《海南經濟特區道路旅游客運管理若干規定》;2016年,修訂了《海南經濟特區旅游價格管理規定》和《海南省旅游景區管理規定》(修訂后更名)。
五年時間里,8個旅游法規修改了6個,其中4個還是全面修訂,這種數量和密集度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省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我省旅游業的綜合性法規和促進我省旅游業發展的“基本法”,修訂通過的《海南省旅游條例》與旅行社、導游等7個方面的單行法規合為一個整體,共同為促進我省旅游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法規支撐和保障。如今,海南涵蓋旅游主要素的法規構架初步形成。
旅游法規特色鮮明,緊扣本省實際
2017年12月12日,海南冬交會如期舉行,各種特色農產品擺滿了文昌展館。海南日報記者袁琛攝
回顧省五屆人大常委會這五年的旅游立法過程,可以看出一個鮮明的特色:緊扣本省實際,通過制度創新公允地協調各個部門的分歧,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還特別重視對旅游者、旅游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以及行政相對人的權益保障。
省五屆人大常委會確立旅游法規急需先立先修的原則。2014年,國家旅游法剛剛頒布1年,省五屆人大常委會及時對《海南省旅游條例》進行了修訂;2016年,在國務院提出全面深化價格改革后,又及時全面修訂《海南經濟特區旅游價格管理規定》。這種立法的及時性,為我省旅游業健康升級提供了堅實的法制基礎。
在旅游立法過程中,省五屆人大常委會還始終把能否有效地解決問題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衡量標準。為進一步整治旅行社的“承包掛靠”行為,省人大常委會修改的《海南經濟特區旅行社管理規定》加強了對旅行社分社和服務網點的統一管理,要求旅行社對分社及服務網點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財務、統一招徠和統一服務規范。
與此同時,省五屆人大常委會本著“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原則,在相關旅游法規中增加了許多操作性很強的條款。比如,修訂后的《海南經濟特區旅行社管理規定》規定:通過網絡經營旅行社業務的,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和取得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維護網絡旅游經營秩序;在本經濟特區以外取得導游證的人員要求轉入本經濟特區執業的,與本經濟特區的旅行社或導游服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在本經濟特區相關旅游行業組織注冊即可,不需要參加轉入考試……
在修改審查旅游法規過程中,省五屆人大常委會非常注重運用特區立法權的變通、創制功能,從海南實際出發創新體制機制和管理方式,規范旅游從業行為和監管行為。比如,修訂后的《海南經濟特區道路旅游客運管理若干規定》運用經濟特區立法權,將旅游客運經營審批權集中由省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統一行使,打破市縣審批導致的行政許可壁壘,建立了旅游客運車輛全省同城運營管理的長效機制。
在法規制定過程中,省五屆人大常委會還考慮到了新時期新技術的作用。修訂后的《海南經濟特區旅行社管理規定》基于“互聯網+”的時代背景,創新政府監管模式,規定省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全省統一的旅游市場互聯網監管平臺,通過旅游團隊電子化合同監管以及其他措施,加強對旅游市場的動態監管,實現信息共享。
省五屆人大常委會在做好旅游立法工作的同時,在其他方面的立法中注重處理好與旅游的關系,使各方面的發展與旅游升級發展相協調。如《陵水黎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繼承和弘揚,合理開發利用本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資源,聯系周邊市縣,打造海南旅游特區中富有特色的民族板塊。
立法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
近年來,東方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冬季菊花出口基地。圖為東方市三家鎮小酸梅村村民在菊花基地里熟練地采收神馬白菊。海南日報記者蘇曉杰特約記者高智攝
海南具有優越的生態環境和獨具特色的農業資源,是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寶地,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一直是海南的“王牌”產業。為保障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動和保障我省熱帶特色農業發展,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一系列法規來牢牢握住這張“王牌”。
2013年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海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該條例通過建立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監測管理制度,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經營環節的監管,規范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建立違法信息公布和農產品溯源制度,從田間地頭到老百姓的“菜籃子”,為我省農產品設置了多道“安全閥門”。
農藥作為特殊生產資料,既對農業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又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帶來新的挑戰。為了規范農藥市場流通行為,省人大常委會于2016年對《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若干規定》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條款規定:禁止通過網絡交易平臺從經濟特區以外購買農藥,不得借用、冒用、盜用農藥批發經營許可證,加強對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進行抽樣檢測。
立法改善營商環境,為產業發展助力護航
近年來,萬寧市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許多酒店、景區覆蓋了WIFI無線網絡。海南日報記者張杰攝
立法對于加快產業發展,促進特色產業的提質增效有著重要的保障作用。五年來,省五屆人大常委會通過立法優化我省特色產業結構和發展環境,完善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為產業發展創造成熟、完善的法治環境。
政府非稅收入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強和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發揮政府非稅收入的經濟調節作用,2013年,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海南省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條例》,對政府非稅收入的執收管理、資金管理、票據管理、監督檢查等方面進行了規范。2015年,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海南省稅收保障條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予以細化,進一步加強了涉稅信息管理,規范了稅收征收協助行為,強化了稅收服務,改善了營商環境,維護了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為保障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權利、構建海南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健康發展,2014年,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海南省企業民主管理條例》。對法規的適用范圍、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作了明確規定。《條例》消除了非公有制企事業單位實行民主管理無法可依的困擾,保障了相對弱勢的小微企業職工的話語權,解決了實踐中勞務派遣工民主管理權力缺失的問題。
打造智能信息島,讓外界“秒懂”海南
2017年7月18日,文昌市龍樓鎮好圣村椰樹掩映,秀美風光吸引游客紛至沓來,航天熱讓村民們吃上旅游飯。海南日報記者張茂攝
建設國際旅游島,離不開信息化的有力支撐。2013年,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海南省信息化條例》,對信息化規劃與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與技術推廣、信息產業發展、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進行了規范。該條例通過發揮公共信息導向系統無聲導游功能,用好公共圖形符號這種世界通用“語言”,以規范標準的公共信息標志為媒介,讓國內外游客“秒懂”海南。
2016年,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海南經濟特區公共信息標志標準化管理規定》,明確了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做好公共信息導向系統建設的職責,規范了公共信息標志的標準化規劃、建設、維護和監督管理。該規定作為全國首部公共信息標志標準化地方性法規,不僅填補了國內公共信息標志標準化地方人大立法的空白,還有效解決了我省公共信息標志規范和適用的法律缺陷問題。
為貫徹實施“寬帶中國”等國家有關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規范我省電信基礎設施建設與保護工作,2016年,省人大常委會對《海南省電信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進行了修訂,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電信設施建設,加強對電信用戶權益的保護,對全省信息通信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本報海口1月18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南到2022年實現全省文明生態村創建全覆蓋
海南堅決落實“雙暫停”劃出生態修復時間表
探索公立醫院運行新模式 海南計劃2020年建立起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海南2018年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3月20日開始報名 5月20日統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