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月20日電(記者岳冉冉)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學家通過化學誘變,發現了一種突變的小球藻——黃金小球藻,該藻富含人體必需類胡蘿卜素。該成果已于近日發表在食品科學研究頂級學術期刊《農業和食物化學》上。
類胡蘿卜素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天然色素之一,其中:β-胡蘿卜素是動物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玉米黃素與葉黃素是眼睛視網膜黃斑色素。而在人類的主要食物中,這三種類胡蘿卜素含量極低,通常難以滿足身體健康需求。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黃俊潮研究組十多年來一直從事藻類和植物類胡蘿卜素研究,最近,研究組在食用小球藻合成和積累類胡蘿卜素研究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黃俊潮介紹,小球藻是一種單細胞可食用綠藻,研究組通過化學誘變,從10萬個單克隆藻中篩選到了一株突變藻株,該藻株因其所含的酮化酶基因失活,致使每克藻細胞能積累高達7毫克的玉米黃素、13.1毫克的葉黃素和6.34毫克的β-胡蘿卜素。
黃俊潮說,一克突變的小球藻株干藻粉所含的類胡蘿卜素含量竟然是玉米的1000倍以上,完全可滿足一個成年人一天的類胡蘿卜素等營養元素需求,“因該藻呈金黃色,我們把這一變異的小球藻命名為‘黃金小球藻’。”
“‘黃金小球藻’是迄今發現唯一能同時高量積累三種人和動物所需類胡蘿卜素的物種。”黃俊潮補充說。
目前該成果已申請專利。“黃金小球藻”可能將作為新一代功能食品在大健康產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
?
相關鏈接:
中國科學家上天入海開展“熱”研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