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優良。記者石中華 攝
濕地建設應遵循自身特點
“海口‘水城’名不虛傳,濕地資源非常豐富,濕地保護規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今后建設的成敗。”陳永富認為,濕地建設規劃必須遵循海口濕地的特點及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總體目標進行編制。具體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城市建設中如何保護好現有濕地。包括解決濕地資源過度開發或不合理開發、濕地水環境污染、保護能力不足等問題。
第二,按照海南國際旅游島、海口濕地城市建設要求,如何恢復退化濕地、擴大濕地范圍、提高濕地質量,消除人為對濕地的影響,恢復或擴展原有濕地空間及動物、植物、微生物及生物多樣性。
第三,如何進一步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積極保護濕地與發展經濟有機結合,既充分發揮濕地生態功能,在取得濕地生態系統經濟效益的同時,又必須保證濕地與生俱來的價值不降低。
第四,提高濕地修復、保護的能力。包括機構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制度建設等。加強濕地生態系統的調查、監測,摸清濕地資源本底,掌握濕地生態系統動態變化,揭示濕地生態系統變化規律及影響機制,制定濕地生態系統修復的科學規劃和政策、技術措施對海口濕地可持續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保護濕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海南省林業院士工作站和海口濕地保護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對海口濕地的修復與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陳永富說。
海口濕地保護工程研究中心的建立,彌補了海口濕地保護工程長期缺乏專門研究機構的問題。該中心將圍繞海口市濕地資源調查、土壤與水環境的濕地恢復技術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工作,將為濕地保護技術的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發展提供很好的技術支撐,推動海口濕地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海口市濕地的保護發展開創一個更好的局面。“通過海南林業院士工作站與海口濕地保護工程研究中心的聯合科技攻關,解決海口市濕地資源調查、監測中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等問題,提高海口市濕地資源調查、監測的能力和水平,為海口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和保護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陳永富對記者說。
陳永富指出,保護濕地對實現海口市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改善全市環境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濕地在提供水源、補充地下水、清除和轉化毒物和雜質、提供可利用的資源、保持小氣候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保護和發展,提高濕地的生態功能,為人類提供清潔的水、清晰的空氣、豐富的動植物及景觀資源,保證人類的身心健康。通過對濕地土地、動植物、景觀等資源的合理利用,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