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月22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等組成的科研團隊,與奧地利科學院安東·塞林格研究組合作,近期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中國和奧地利之間實現距離達7600公里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并利用共享密鑰實現加密數據傳輸和視頻通信。
該成果標志著“墨子號”已具備實現洲際量子保密通信的能力,為未來構建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奠定了基礎。相關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日前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在中奧科研團隊合作下,“墨子號”分別與河北興隆、奧地利格拉茨地面站進行了星地量子密鑰分發,通過指令控制衛星作為中繼,建立了興隆地面站與格拉茨地面站之間的共享密鑰,實驗中獲取共享密鑰量約800kbits。基于共享密鑰,采用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中奧聯合團隊在北京到維也納之間演示了圖片加密傳輸。結合高級加密標準AES-128協議,每秒更新一次種子密鑰,中奧團隊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維也納的加密視頻通信系統,并利用該系統成功舉行了75分鐘的中國科學院和奧地利科學院洲際量子保密視頻會議。“墨子號”衛星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面站之間實現成功對接,表明了通過“墨子號”衛星與全球范圍任意地點進行量子通信的可行性與普適性,并為形成衛星量子通信國際技術標準奠定了基礎。
該成果由中科大教授潘建偉及同事彭承志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聯合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等、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與奧地利科學院安東·塞林格研究組合作完成。
?
?
相關鏈接:
國內首顆以縣域命名的遙感衛星“德清一號”發射成功
全圖通首顆通導遙一體化技術驗證衛星順利入軌
我國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 新年度北斗高密度發射序幕開啟
中歐合作制成地球同步氣象衛星毫米波探測樣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