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大洋蘊藏著無窮的寶藏和科學奧秘。進入深海大洋,離不開深海裝備。2018年,我國有哪些深海裝備值得期待?
“2018年,大洋協會將繼續推進‘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龍’號無人有纜潛水器、‘潛龍’號無人無纜潛水器等‘三龍’大型裝備體系和11000米遙控潛水器系統的升級改造、試驗和應用工作。”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劉峰說。
就“三龍”而言,2018年將啟動“蛟龍”號業務化作業,推進“潛龍二號”技術升級與應用,完成“海龍三號”和“潛龍三號”海試。
劉峰表示,2018年,大洋協會將全力推進“蛟龍探海”工程實施,大力推進“三龍”變“七龍”——在“三龍”基礎上,增加深海鉆探的“深龍”、深海開發的“鯤龍”、海洋數據進行云計算的“云龍”以及在海面進行支撐的“龍宮”,更好地推進大洋工作可持續發展。
劉峰同時表示,2018年,大洋協會將全力推動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建設、大洋樣品館建設和深海綜合觀測業務化示范系統建設。
深海大洋調查船方面,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和大洋綜合資源調查船的主體建造將在2018年完成,預計2019年初交船。
深海進入為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打下良好基礎。劉峰表示,2018年將重點推進1000米級/4500米級深海環境觀測滑翔機海試與應用,積極推進多金屬結核采集系統500米海試和富鈷結殼規模取樣器海試,推進1000米級多金屬結核采礦試驗工程。
深海大洋調查方面,大洋協會將統籌深海環境、資源、安全、污染等領域需求,提高海上調查綜合化、業務化水平,提高海上作業效率。2018年,將組織開展6個航次、約650天海上綜合業務調查。
記者了解到,載人潛水器方面,除了“蛟龍”號之外,已經通過驗收的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將在2018年投入深海科研。中船重工702研究所葉聰團隊和上海海洋大學崔維成團隊則正在全力研制1.1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預計2020年可以完成。屆時,它們將帶領人類到達最深的洋底,探索深海大洋的未知世界。
?
相關鏈接:
“蛟龍”號有多牛? 大深度作業11次深潛超6500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