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強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
“天網行動2017”追回39人
外逃美國13年的“百名紅通人員”王某經歷十多次反復,最終幡然醒悟,主動投案;改頭換面遠遁英國21年音信全無的“紅通”人員張靖川,在專案組鍥而不舍的努力下被追回……2017年,湖北省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篇章再續精彩:“天網行動2017”共追回包括1名“百名紅通人員”和3名“紅通”人員在內的各類外逃人員39人,一批原本沒有線索、“消失”多年的職務犯罪嫌犯相繼被緝拿歸案。
責任如山 意志如鐵
2017年元旦凌晨,已經潛逃2年多的濫用職權和受賄犯罪嫌犯、武穴市農業發展銀行原行長郭某,在北京市昌平區某居民小區被抓獲。此前,來自黃岡市英山縣追逃專案組的工作人員,已經在刺骨寒風中連續蹲守了近30個小時。
“天網行動”開展以來,湖北省把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舉全省之力推進。相關地區和部門一把手立下軍令狀,層層部署,將責任傳遞到每一個“神經末梢”。
有逃必追,決不讓一個腐敗分子漏網。面對2016年72天追回3名“百名紅通人員”的戰果,湖北選擇重新開始,向“一網打盡”的決勝目標奮進。2017年4月21日,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在省委常委會上發出攻堅決戰動員令,“力爭年內追回全部‘百名紅通人員’!”
湖北省委追逃辦連續兩次下發通知,對全省外逃人員進行第5次“拉網式”大起底。各地逐案成立追逃專班,定任務、定措施、定時限,層層落實責任,全力出擊。
“百名紅通人員”追逃任務未竟的武漢和黃石兩地追逃專班周密部署,嚴格落實責任。武漢專案組實行半軍事化封閉式管理,24小時值班待命;黃石專案組以周為時間單元,制訂“任務清單”,倒排工期。
“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一種堅決聽黨指揮的忠誠品質、一股向外逃腐敗分子亮劍的浩然正氣、一種‘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戰斗精神。”湖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立山說。
謀定后動 善作善成
2017年1月27日晚,當人們沉浸在除夕夜合家團聚的喜慶中時,黃石市檢察院信息化偵查部負責人李代祥卻滿懷焦慮。大洋彼岸的“百名紅通人員”王某在預訂回國自首的航班后,情緒再次出現波動。李代祥和同事們迅速行動,及時進行思想疏導,最終做通了王某的思想工作。
遣返、勸返、逼返“三管齊下”,“親情戰”“輿論戰”“法律戰”“信息戰”“科技戰”多措并舉,追逃追贓雙輪并驅,圍繞重點、要害、當務之急先行突破,實行領導和工作責任制推動工作落實……縝密、可行、高效的作戰“地圖”越來越清晰。
“制定一個科學、全面、精心的工作方案,是檢驗工作努力不努力的標準,是檢驗每位領導能力高低的標準,是檢驗各個部門和專班能力水平高低、工作效果好壞的標準。”2017年5月9日,王立山到任湖北后首次調研,就在武漢主持追逃追贓工作督導調度會,為重點個案把脈問診。其后,他對此項工作每周過問、每月調度。
緊盯個案,實而再實、緊而再緊,具體到每一天、每一人的系列行動方案緊鑼密鼓地出臺。湖北省委反腐敗協調小組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成員單位之間搭建起情報查詢、限制出境、法律服務、金融信息查詢、出國(境)證照辦理的“綠色通道”。省委追逃辦先后召集各類協調督辦會議30多場,對全省所有市州追逃防逃工作進行“地毯式”督查。追逃專項經費被納入省市兩級財政保障,按照“根據需要、足額保障,專款專用、實報實銷”的原則,實現應保盡保。
擔當、智慧、意志在追逃追贓工作上凝聚,人力、物力、財力向追逃追贓工作傾注,組織、策略、保障圍繞追逃追贓工作集結,湖北追逃追贓工作眾志成城、勠力攻堅。
追防并舉 標本兼治
去年底,黃石市關于推進反腐敗“追防一體化”建設的意見經市紀委常委會審議通過,《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外逃風險評估處置工作管理辦法》也配套出臺。這是該市對省紀委布置的“如何加強有效防逃機制建設”這篇“命題作文”所提交的答卷。
追逃工作一刻不停歇,防逃工作也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緊著一環擰。
強化日常監管,織密防逃網絡。省委組織部對省管干部出國(境)申請嚴格審核,對不宜批準出國(境)的一律否決,對新發現的個別“裸官”,按規定及時進行職務調整。省外僑辦對因公出訪團組加強外事紀律提醒和隨機抽查,防止出現新的外逃事件。
實現應急聯動,建立追防一體化機制。各級紀檢監察、審判、檢察、公安機關在辦案過程中全通道、全方位、全流程協作配合,在辦案過程中提前做好外逃風險評估和防逃預案。
大力開展警示教育,不斷釋放追逃的震懾效應。責令已追回的“百名紅通人員”認真撰寫懺悔錄,在干部隊伍中開展專項教育,持續形成震懾效應,警示企圖外逃人員汲取教訓、丟掉幻想,正告尚在外逃人員迷途知返、盡快投案。
此外,該省借助各類媒體深度曝光“百名紅通人員”涉嫌犯罪信息,對外逃人員歸案開展實時追蹤報道,營造打贏正義之戰的濃厚氛圍。
追防并舉、標本兼治。湖北省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戰線以堅如磐石的意志和決心,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孫文瑞)
?
?
相關鏈接:
遼寧加強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有逃必追 一追到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