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發布 159人上榜
法制網北京1月24日訊 記者梁士斌近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發布了第十一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159名旅客因為乘機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被記錄。這是該記錄發布近兩年來,單批公布名單最多的一次。
資料圖:旅客在機場辦理登機手續。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據了解,該批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涵蓋了2017年4月至11月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這也是該批記錄名單幾乎與此前10批不文明記錄總和接近的原因。數據還顯示,該批記錄涵蓋的8個月中每個月的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均超過兩位數,高峰出現在2017年10月,當月有35位旅客的不文明行為被記錄,2017年6月和7月的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分別也包括了25位和26位旅客。
和以往發布的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相比,第11批民航旅客不文明記錄還暴露出一些新情況,值得乘機旅客注意。如,不文明行為的發生地除了安檢通道、航站樓內、登機口、機坪和客艙等5大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高發區域外,在本批不文明記錄中還出現了新位置——機場道口。2017年8月,就有兩位旅客因為在機場道口擾亂秩序,而被予以行政處罰,并各被記錄不文明行為一年。而一位在安檢現場擾亂航空運輸秩序的旅客,則是因為其發布了“機場安檢區您就原地爆炸吧”的微博內容,被行政罰款500元,并記錄其不文明行為一年。
此外,4位外籍旅客分別因為強占他人座位、強行登機、攻擊安全員以及機上違規使用電子設備而“上榜”。
根據《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辦法》(試行),民航旅客不文明行為是指因擾亂航空運輸秩序且已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民航規章應予以處罰的行為。主要分為十類,即堵塞、強占、沖擊值機柜臺、安檢通道及登機口(通道)的;違反規定進入機坪、跑道和滑行道的;強行登(占)、攔截航空器的;對民航工作人員實施人身攻擊或威脅實施此類攻擊的;強行沖擊駕駛艙、擅自打開應急艙門的;故意損壞機場、航空器內設施設備的;違反客艙安全規定,拒不執行機組人員指令的;在機場、航空器內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的;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或者煽動旅客妨礙民航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以及其它擾亂航空運輸秩序、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民航規章應予以處罰的行為。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一度的春運即將來臨,每年春運除了客流量增大外,還面臨著冰雪、大霧等特殊天氣頻發的挑戰,加上客流返鄉、出游的計劃安排較為緊湊,旅客更易出現急躁情緒,請各位旅客提早關注天氣信息,合理安排行程,在遇到特殊天氣等不可抗力造成行程受阻時,請理性、合法地維護自身權利,共同營造文明、和諧的出行環境。
?
?
相關鏈接:
今年春運期間大部地區氣溫或偏高 對民航等影響較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