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振興鄉村該怎么干?干什么?代表委員建言獻策
夯實鄉村基礎設施 增強“自我造血”能力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上升為國家戰略,一時間, 鄉村振興成為社會熱詞。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今后5年的政府工作主要任務之一。
在省兩會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討論或提案中,都不約而同地聚焦鄉村振興這一話題。他們指出,新的一年,實干開路,海南要深入開展“百鎮千村”工程、全域旅游以及文明生態村創建,夯實鄉村基礎設施,更要發展產業,增強鄉村經濟“自我造血”能力。
夯實鄉村基礎設施
近年來,隨著全省“五網”建設的推進,村鎮垃圾處理轉運體系不斷完善,鄉村面貌大變樣。但代表、委員們認為,盡管“百鎮千村”建設取得一定成就,但還未達到全域旅游發展的需求,其中基礎設施是最大的短板。
省政協委員張玉萍就呼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她認為,海南很多村鎮的飲水、道路建設、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已經不能適應村鎮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基礎設施建設自身存在的問題又限制了農村發展。
屯昌代表團也提出,當前海南在建設農村公路項目中,質量監管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農村公路項目建設部門多,監督管理難度大,致使部分農村公路質量較差,出現“暢返不暢”現象。
省政協委員林美認為,全域旅游需要有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系支撐,而目前海南不少鄉村旅游點無線寬帶服務跟不上,可以打造一批智慧鎮村,試點免費無線網絡、智能導游等功能全覆蓋,再推廣至全省村鎮。
產業要有“自我造血”能力
代表委員們認為,目前海南鄉村產業“自我造血”能力尚弱,導致產業無法發展壯大,影響鄉村經濟發展。
民革海南省委會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海南農產品加工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優質的農產品遠銷省外加工,創造的產值利潤都不在省內。建議海南在農產品加工領域發力,引進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支持現有的加工企業做大做強,實現海南農產品加工業加速前行。
省人大代表王杰則建議,由旅游部門牽頭,在全省建立統一的網絡信息平臺,把分散全省各地的鄉村旅游資源有效整合,與市場精準對接。游客們通過平臺尋找想要的鄉村特色旅游產品,預定民宿、餐飲等服務,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高海南鄉村旅游資源的利用率和農民收入。
搭建城鄉資源雙向流通渠道
共享農莊、鄉村民宿正在海南大力推進建設,這些新型業態被廣泛認為可以讓城里人下鄉,農產品進城,城鄉資源雙向流動,是城市拉動農村發展的好平臺。
省政協委員葉茂認為,海南提出建設共享農莊,制訂了一系列共享農莊發展的用地政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有瓶頸。他建議,可以根據共享農莊的規劃,以及當地土地資源,人口分布的實際情況,在共享農莊規劃范圍內科學實行土地資源異地置換,合理流轉。
不少委員代表還提出要營造良好的鄉村創業環境,讓農村人才從“孔雀東南飛”轉為“春暖燕回巢。”省政協委員歐東順提出,要鼓勵返鄉青年、下鄉青年創業,政府的財政支持政策也要向返鄉、下鄉青年傾斜,培養鄉村致富帶頭人來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
?
相關鏈接:
海南:硬件軟件兩手抓 以全域旅游推進旅游業升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