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統一部署,2017年5月31日至7月31日,七屆省委第一輪巡視安排6個巡視組分別對儋州市、五指山市、臨高縣、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白沙黎族自治縣開展了巡視。2017年10月13日,省委巡視組分別向6個市縣反饋了巡視意見。
近日,儋州市等6個市縣黨委向社會公布了對巡視反饋意見的整改情況。以下是摘編的巡視整改部分內容。
儋州市強化“四個意識”,扛起巡視整改政治責任
問題:以“四個意識”引領指導工作的主動性不夠強。
整改:制定《關于2017年儋州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的意見》,先后召開9次市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系列重要講話和《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審時度勢作出了實施新興增長極、新型城鎮化“雙新”發展戰略的決定,探索構建“一個中心、兩個戰略、三個支點、四個經濟協作區”的發展布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扣全省“十二大產業”、“六類園區”規劃,推進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旅游業、互聯網+新型工業、健康養生產業、海洋經濟產業、現代商貿物流產業、文化教育體育產業等七大產業發展規劃。
問題: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缺乏產業支撐。
整改:圍繞“帶動周邊、輻射西部”目標,加快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扎實推進文成光村沙蟲、建恒雪茄、東成三角梅、雙玉高效農業、綠翠海頭地瓜、飛龍黃花梨等6個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發展海洋漁業,建造捕撈漁船63艘,全市水產品總產量預計約39萬噸。打造沙蟲產業,創建“儋州紅魚”名牌產品、創建2家省級龍頭企業,創建2家無公害養殖基地;申報臨港工業產業園和海洋牧場2個省重點項目。加快儋州工業園區“一園兩區”基礎設施建設,整合那大16家木材加工廠向木棠工業園區集中,爭取3至5年內全市82家木材廠全部進園區。培育發展互聯網產業,重點推進夏日旅游工藝品創業城、鼎尚互聯網孵化基地、海南啟迪科技城等項目建設。
問題:脫貧攻堅主體責任未壓緊夯實。
整改:嚴格執行《海南省貧困戶幫扶責任人管理辦法》,抓好“四級包干”責任制,全面實行幫扶責任人“3+1”或“3+2”工作制度,組織3697名幫扶責任人按每月入戶不少于4次入戶訪談,實施幫扶責任人對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尤其是“三保障”政策的落實情況簽名負責。印發《駐村扶貧工作隊管理考核辦法》《儋州市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辦法》《儋州市脫貧攻堅督查工作方案》等,對駐村工作隊和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情況進行半年考核。開展幫扶責任人、駐村扶貧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培訓,共培訓2958人次。
問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禁而未絕。
整改:緊盯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明察暗訪,嚴肅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為。開展“庸懶散奢貪”專項治理,不斷加大對不干事、不擔事現象的整治力度,通報不干事、不擔事典型案例13起,通過曝光起到了震懾作用,推動干部作風明顯轉變。2017年以來,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風”和“庸懶散奢貪”問題117個,處理135人,問責領導干部22人,處理反映黨員干部問題線索454件,立案194件201人,結案184件,給予黨政紀處分187人。
白沙黎族自治縣加強黨的領導,堅決扛起海南核心生態區的責任擔當
問題:黨委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夠充分。
整改:縣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2013年視察海南時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制定《黨委(黨組)向縣委報告工作制度》,定期聽取縣人大、縣政協等黨組工作情況,專題聽取黨風廉政建設、基層黨建、宣傳工作和黨校工作情況,切實提高縣委總攬全局、把握方向、協調各方的能力。立足全省大局找準職責定位,堅決扛起生態保護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加快推進“百鎮千村”建設,大力培育以鄉村旅游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推動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問題: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扛起海南核心生態區的責任擔當上做得不夠。
整改:深入學習貫徹省委七屆二次全會精神,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制定《中共白沙黎族自治縣委貫徹落實<中共海南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的實施方案》,細化分解27類92項具體任務,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自覺和生態自覺。全面推行河長制,先后組織開展打擊非法采砂行動81次,搗毀采砂船25艘,扣押鏟車、柴油機等設備9個,依法取締17處非法采砂點,切實守護好水源質量安全。扎實開展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城鄉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
問題:組織領導和推進脫貧攻堅不夠嚴實。
整改:不斷提高政治意識,把脫貧攻堅作為白沙縣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全縣性會議、每半個月召開一次脫貧攻堅指揮部會議,研究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嚴把“精準”關,組織開展基礎信息“回頭看”工作,嚴格“一比對”和數據清洗工作,在市縣動態調整交叉檢查中,精準識別動態調整綜合排名全省第三。嚴格資金管理,制定《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方案》《白沙黎族自治縣扶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統籌整合包括歷年結余資金在內的37項涉農資金共29418.15萬元。實行月(周)報告和通報約談制度,對資金支出進度較慢且沒有達到省定支出進度標準的元門鄉、青松鄉、榮邦鄉等鄉鎮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嚴查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制定《全縣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組織開展扶貧專項核查,受理問題線索52件,立案28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3人,給予提醒談話、誡勉談話、通報批評95人次。借助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強化扶貧政策宣傳和貧困群眾勵志教育,增強貧困群眾脫貧主人翁意識,消除“伸手要貧”現象,榮獲全省先進市縣夜校榮譽。(本報海口1月30日訊)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堅持問題導向,全力以赴抓巡視整改落實
問題:“四個意識”不夠強,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不到位。
整改:制定《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貫徹落實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任務分解表》,列出477項具體任務和指標,明確牽頭縣領導、責任部門和完成時限,切實做到措施詳細、責任到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保護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嚴守生態紅線,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扎實推進林業生態修復,完成造林面積1556.7畝,更新低產林、殘次林共52宗,面積73.74公頃;全面鋪開城鄉水環境治理,在全省率先啟動14個鄉鎮(農場)及544個富美鄉村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已完成230個,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由63.2%提高到79.5%;全面推行河長制,積極開展打擊非法采砂專項行動,出動執法隊伍114次,打擊非法采砂點18處,沒收鏟車電池7個,搗毀抽砂機動力設備38部、碼頭船動力設備4部、抽砂船動力設備13部,立案查處在違法采砂點非法裝載河砂案4件。
問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存在薄弱環節。
整改: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設立特色產業扶貧專項資金, 2017年共整合投入資金1億元,打造農業特色產業項目117個,建成特色產業扶貧基地234個、專業示范村90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549家,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1100名,帶動5212戶貧困戶“抱團發展”。辦好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共組織貧困戶收看脫貧致富電視夜校68期。加強對幫扶責任人監督考核,對不按要求落實的責任人及時約談。以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為載體,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和帶動獎補政策,全面推行“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種養大戶)+基地+貧困戶”四種產業扶貧模式,實現自然村和貧困戶“兩個全覆蓋”。
問題:監督作用沒有充分發揮,管黨治黨措施不到位。
整改:堅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對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廣泛開展談話提醒,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2017年全縣各級黨組織共開展談話提醒482人次,其中縣四套班子領導開展談話提醒79人次,開展任前廉政談話3批89人次。全年對擬提拔、交流等192人進行審核,明確否決或暫緩任用8人。成立了4個派駐紀檢組,實現對64家縣直機關單位派駐全覆蓋。2017年以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問題線索234件,初核201件,立案117件126人,結案105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9人,立案件數、人數同比分別增長37.65%和40%。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落實黨委整改主體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基層落地生根
問題:黨的領導弱化,“四個意識”有待加強。
整改:縣委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增強縣四套班子領導成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加強班子建設,修訂完善《中國共產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等制度,認真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切實提高班子議事決策效率。強化督查督辦和問責工作力度,切實提高政府領導班子的執行力。對2017年以來縣政府公文辦理、會議議定事項落實情況進行梳理,累計印發督辦通知29件,督辦事項30項,已辦結29項,按進度推進1項。對5個履行環保工作職責不力的部門在全縣通報批評。
問題:組織領導和推進脫貧攻堅有待進一步夯實。
整改:組織審計、物價等職能部門對六弓鄉、三道鎮項目采購進行重點審核,嚴格按照價格認證中心的詢價價格依法依規進行扶貧物資采購。成立調查組對21家農樂樂的經營狀況進行全面摸排,核實農樂樂經營業主及地址,對已經停業或轉讓更名的進行再確定,并形成調查報告。加強扶貧領域四大專項整治工作。縣紀委、監察局開展2輪扶貧領域四大專項整治工作監督檢查,共移交問題線索29件,立案1件。針對扶貧領域物資采購、發放不精準、驗收環節走過場等問題,建立起鄉鎮扶貧領域采購、發放、驗收督察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鄉鎮扶貧工作臺賬和實際工作情況進行抽查、核查。2017年,縣紀委、監察局在扶貧領域共立案審查18件,給予黨政紀處分19人。
問題:黨委落實主體責任不夠到位,干部管理監督不夠嚴格。
整改:縣委從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評機制,由縣委常委帶隊對82家單位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調整、選拔干部的重要參考;立足抓早抓小,嚴格執行談話提醒月報制度,有效規范和督促各級領導干部履行“一崗雙責”職責。2017年共開展談話242人次,其中提醒談話203人次,誡勉談話39人次;開展扶貧領域專項督查2輪,排查出違紀違規問題線索35個,給予黨政紀處分17人;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問責19人,其中通報批評10人,誡勉談話9人;堅持政治巡察定位,開展4輪巡察,深入19個單位進行巡察,前3輪共發現問題338個,發現問題線索44件,涉及56人,督促被巡察黨組織整改問題126個,有效發揮巡察利劍作用。
臨高縣強化巡視整改,助力脫貧攻堅
問題: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有的落實不到位。
整改: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印發《臨高縣特色產業小鎮建設三年(2017-2019)行動方案》,計劃總投資127億元完成全縣5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方案和建設項目規劃,籌劃建設項目89個;啟動100個美麗鄉村的規劃編制,基本完成“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中的86個美麗鄉村的規劃編制工作。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等嚴重暴力犯罪活動,年內全縣暴力案件發生率同比下降25%,偵破率同比上升100%,收繳各類非法槍支21支;加大對刑事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7.6%,破案率同比上升47.3%。深化打擊“盜搶騙”和“黃賭毒”專項行動,“盜搶騙”等多發性侵財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7.9%,破案率同比上升54.1%。開展禁毒整治專項行動,共破毒品刑事案件11起,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12名,查獲吸毒人員59名,維護了社會穩定。
問題:對脫貧攻堅政策理解不全面,組織落實有偏差。
整改:縣委組織召開8次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推進扶貧工作,開展“脫貧攻堅突擊月”“對標準補短板”“鎮際交叉檢查”等專項行動,全力推動整改。開展精準識貧核查工作,共新增貧困戶36戶141人,返貧貧困戶13戶68人,實行幫扶責任人、村民代表、村、鎮、縣五級審核退出驗收機制,完成了5344戶24279人貧困人口線下脫貧退出手續,完成年度減貧任務的110%。統籌資金3.6億元加大26個整村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嚴格落實《產業扶貧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多方施策化解產業扶貧項目潛在風險,海豐公司、天地人公司分別購買保險金4664萬元、1158.8萬元,臨高縣給予項目保費60%財政補貼,確保了1906戶貧困戶產業扶貧資金4636.8萬元股資安全。大力實施金融扶貧,積極引導利用小額貸款發展生產,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180戶12231.19萬元,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20.97%。
問題:基層黨的建設仍有不少薄弱環節。
整改:將基層黨建工作列入縣委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組織推動,著力提升基層黨建整體水平。嚴抓基層組織黨內生活,對17個未按時換屆的基層黨組織進行換屆或撤銷,完成全縣4個直屬國有企業黨組織換屆工作,“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率73%。大力開展黨費補繳專項整治,全縣共補繳黨費26.37萬元。建立縣級領導干部和機關單位“一對一”黨建工作幫扶聯系點制度,強化黨建巡查監督,規范促進“三會一課”制度落實。召開全縣基層黨建推進會,全面推動“六星黨支部”建設,全面提高黨支部規范化科學化水平。投入3874萬元大幅度提高村級組織工作經費、在職村(社區)“兩委”干部補貼、村民小組補貼等,落實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安排2600萬元支持26個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
五指山市以一天也不耽誤的精神,高標準抓好巡視整改落實
問題:貫徹生態立省戰略方面缺乏大局意識和看齊意識。
整改: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關于永久停止中部生態核心區開發新建外銷房地產項目的重大決策,樹牢生態政績觀,堅持走生態立市、生態強市之路。制定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切實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融入到全市的各項建設和工作中去。投入6439萬元加快推進市污水管網配套工程等3個項目建設,切實解決城區污水治理問題;全面啟動主城區雨污水管網完善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安排6500萬元資金改造污水和雨水管道,著力解決城區雨污不分問題。全面推進“雙創”工作,將全市劃分為31個片區129個網格,各鄉鎮和暢好居劃分為8個片區納入管理范圍,并明確責任,開展督導檢查,對整治不力的單位進行了通報批評。安排6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美麗鄉村建設,2017年計劃建設的15個美麗鄉村已全部開工建設,2018年計劃建設的22個美麗鄉村已全部啟動村莊規劃編制等前期工作。
問題:組織領導和推進脫貧攻堅不到位。
整改:創新扶貧模式,依托全市187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民增收示范點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3278戶貧困戶“抱團發展”,全市扶貧產業組織化程度達到78%。加大扶貧小額貸款宣傳和服務力度,累計為1650戶貧困戶放貸共3024萬元。強化脫貧攻堅考核督查,對全市7個鄉鎮開展了3輪專項督查,并對幫扶責任落實不到位的18個單位和59名幫扶責任人進行了通報批評。積極培育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制定出臺《五指山市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消除“空殼村”問題實施意見》,安排14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逐步消除整村推進貧困村“空殼化”問題。組織對全市所有農戶進行了全面摸排,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脫貧戶進行了全面核查,2017年累計新增貧困戶44戶160人、返貧戶16戶59人,整改清退96戶349人。
問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到位。
整改:市委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對全市各單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情況開展了監督檢查,并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力的26個單位主要領導進行了約談。嚴格落實“一崗雙責”“一案雙查”要求,強化責任追究,對8個單位24名相關負責人進行了立案查處。對不干事、不擔事的行為“零容忍”,對市住建局、市房管局、市國土局等單位的9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問責,并對脫貧攻堅工作中履職不力的13人進行了集中約談。加大對違規違紀問題的問責力度,約談28人,誡勉談話17人,立案審查83人。2017年以來,發現扶貧領域問題線索28件32人,立案審查12件13人,黨政紀處分11件12人,通報典型案例2次7件7人。
?
?
相關鏈接:
海南扎實推進巡察全覆蓋,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