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變新區 科技裝備構建未來城
10年后的你會在哪里工作?20年后的城市會建設成什么樣?50年后你將過上什么樣的生活?這些問題你可能會在成都找到答案。
在這里,你將會看到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在東部崛起,高端化、國際化、特色化的現代臨空產業體系逐步顯現,一個產業興旺發達、環境山清水秀的智慧、創新、低碳、宜居之城昂首走來。
位于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內的三岔湖。
在這里,你將感受到天府新區對人才和智慧的的尊重與渴求,一個筑巢引鳳,以人為中心的城市正在對全世界發出號召。
這里期許,2018年將全面鋪開“獨角獸島”建設,2019年形成產業承載能力,2020年力爭培育獨角獸企業2家、瞪羚企業5家,成為全省乃至西部地區最具標識度、最具帶動力的新經濟成長高地。引進人才、留住人才、育活人才,在這里將給人才一個值得期許的美好未來。
“雖然目前天府新區正在開發,但通過走訪,我仿佛看見了成都未來的‘新中心’,天府新區發展可能比高新區更好,未來不可估量。”來自網易四川站的張貝貝笑稱自己正在“蓉漂”。
傳承民族文化打造中國IP 東方神韻耀眼世界舞臺
科技創新是國家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文化自信則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6天的走訪,采訪團稱贊于農村的時代巨變,驚嘆于科技新城的智能超前,而感動于中國的千年歷史,40年改革歷程。這些歷史文化里埋藏著農村、城市、時代蛻變的民族基因,講述著著我們從哪里來,將到哪里去以及為什么選擇走上這條道路。
三星堆博物館陳列的青銅面具。(未來網記者廖瑾 攝)
在三星堆遺址前,采訪團見證了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她的出現改變了中國的文明史,中華文明由一元變多元。
這里有精致玉器,巨型青銅器多件文物,但在一個缺乏工具缺乏技術的時代,古人是用什么智慧將這些器件鑄成,需要多大毅力與韌性,這一直是未解之謎。不少游客帶著孩子來此處,駐足玻璃罩前,慢慢地念著墻上的文字,仔細端詳著一件件青銅玉器,感受跨越歷史長河的中華文化,學習老祖宗們的精神和智慧。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海口大坡鎮貧困戶陳日總一家的幸福生活
【網絡媒體走轉改】四川會龍村:精準扶貧讓貧困山村舊貌換新顏
【網絡媒體走轉改】成都天府軟件園:牢牢抓住窗口期 打造潛在獨角獸
【網絡媒體走轉改】改革開放40年:每次回村都有新變化 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此次走訪,涵蓋了多個文化歷史名地,除了三星堆博物館還有閬中南津關古鎮、鄧小平故里等。
在探訪鄧小平故里時,中國軍網的90后記者趙松巖感受頗深。“以前對改革開放這段歷史了解不深,都是從課本里學到的一些。當真正走進鄧小平故里時,感覺這段歷史鮮活起來,這位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偉人形象一下子豐滿形象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