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滬深兩市震蕩收跌,盤中閃崩個股不斷涌現,僅銀行等板塊逆勢上漲。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銀行股連漲背后,其實是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搶抱“大腿”的調倉真相。
雷人業績公告、百股跌停上演,是導致大資金抱團銀行股的導火線。雖然保險資金本身持有銀行股的倉位并不低,但在眼下的市場環境,讓險資不得不繼續增配銀行股。用多位保險機構投資經理的話來說,銀行板塊是不是站在“主升浪的起點上”先不說,至少“進可攻、退可守”。
大資金搶抱銀行股“大腿”
本周初,持續有上市公司發布業績“變臉”公告。“我們馬上意識到,最近戰術配置必須要有所調整。”一家保險機構投資經理對記者直言,他們這幾天對部分股票賬戶進行了一定幅度的調整,加大了對銀行股的配置力度。
對于看好銀行股,在保險機構之間已達成共識。“銀行板塊之所以啟動,一方面是自身估值修復需要,另一方面是經濟前景被看好,作為‘百業之母’的銀行是一個先行指標。”
具體來看,他們給出了兩個理由。第一,從一些銀行年報業績預告情況來看,雖然沒有驚喜,但至少沒有低于預期。尤其是令市場擔心的銀行壞賬風險暴露、受監管新規沖擊等問題,目前來看并不顯著。相對于其他行業,銀行仍屬于業績確定性較強的行業之一。
第二,同屬于大金融板塊,銀行的估值相對低于保險和券商。同時,銀行股滿足盈利增長穩定、分紅穩定、信用評估穩定和有一定流動性等條件,基本面有較強支撐。
投資者關心的問題是,銀行的抱團行情還能延續嗎?用保險機構投資經理的話來說,銀行板塊是不是“站在主升浪的起點上”先不說,至少從目前來看,仍處于“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
一些主流機構也紛紛在近期力推銀行板塊。申萬宏源2月1日發布的最新周報認為,2018年宏觀經濟依然是企穩復蘇態勢,溫和通脹的外部環境均利好銀行息差、資產質量的持續改善。“我們注意到,近期市場對銀行信貸投放額度的關注有所升溫,結合我們調研情況來看,今年1月信貸投放的量級和節奏均與去年同期相當,2018年銀行將更多從MPA口徑控制廣義信貸增速,預計今年廣義信貸結構將出現明顯變化,新增貸款不低于去年。”
此外,就浦發銀行成都分行受處罰一事,有部分投資者認為“是銀行風險暴露的開端”。不過,多數投行點評表示:“浦發違規授信的事件早在2017年4月就被媒體曝出,市場已有充分預期,不會對銀行板塊產生影響,銀行基本面持續向好支撐板塊估值修復的核心邏輯不會改變。”
從監管環境來看,多數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金融監管不會放松,但邊際上嚴厲程度或不會再超預期,對同業套利和非標通道的持續壓制,有助于推動銀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大型銀行目前尚未充分體現龍頭的估值地位”。
抱團“大藍籌”行情或再現
“我們接下來的投資操作,肯定是抱團,而且目標鎖定大藍籌,尤其是前期滯漲的績優股。”受訪的多家大型保險機構投資經理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
他們給出的理由很簡單:“市場仍在消化前期快速上漲積累的浮盈,業績披露窗口期個股風險有所顯露,堅決回避業績‘變臉’和不達預期的個股。誰都無法精準預期接下來蹦出的‘差孩子’會是哪家上市公司。”
“市場大概率進入震蕩整固階段,繼續擁抱大市值藍籌是占優策略。”滬上一家大型保險機構投資經理說,隨著公募基金、北上資金、養老金等增量資金加速進場,這些大資金的投資風格也會偏好盈利確定、估值低的價值龍頭。因此,抱團大藍籌的行情或在2018年重現。
?
?
相關鏈接:
我省進一步完善校方責任保險制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