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高山村田園風情區體驗腳踩灌溉系統。黃一冰攝
環境保護城市變花園
漫步海口街頭,一個個街頭公園映入眼簾,只要有時間,人們就會攜家帶口,三五成群匯聚在這里,自由自在地呼吸著新鮮空氣,感受著海口生態之美。
海口始終堅持“生態立市”,把生態環保作為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促和諧的重要抓手,將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早在2002年,就制定了《海口市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把工業區劃為二類區,除二類區以外的其他區域均劃為一類區,不設三類區。率先執行環境空氣功能區分為兩類,比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先行10多年。近年來,以生態引領規劃,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全面開展水污染治理、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均取得顯著成效。
環境是最大的發展本錢與核心競爭優勢,海口以美舍河生態修復為突破口,以點帶面,用新的思維、新的方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和城市生態修復。
海口濕地資源豐富、分布廣泛,目前海口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編制實施《城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未來3年將陸續規劃建設4個國家級、3個省級濕地公園,打造45個濕地保護小區。2月1日,在海口考察濕地的聯合國濕地公約組織秘書長瑪莎·羅杰斯·烏瑞格說:“我已經完全被這座城市的美麗所折服,今年海口申報國際濕地城市極具競爭力。”
通過生態保護,一幅幅迷人的畫卷在海口呈現,花常開、樹長綠、四季如春、陽光燦爛、空氣清新。來海口的游客盛贊:“要想長壽,常住海口。”
記者 祝勇
(海口網2月6日訊)
■鏈接
2017年12月11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全面啟動。此次大調查注重整合資源、數據共享和成果開發,按照“電視+互聯網”“大調查+大數據”媒體融合理念,聯合政府部門、權威智庫、大數據研究院和互聯網公司,共同成立“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聯盟”暨央視財經“美好生活指數”研究院,打造以“美好生活指數”為核心的國家數據品牌。內容設計上,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圍繞百姓的衣食住行各個維度,持續輸出“美好生活”數據產品。該項調查在深入了解普通人對“美好生活”態度的同時,調查10萬戶中國家庭的經濟主張,包含家庭中的收入支出、投資消費狀況、民生困難和幸福感受等。
2017年12月22日,《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7-2018》有了階段性成果,調查顯示,34.7%的參與調查者在2018年將投入更多支出在“住”這一項上,這表明大家在2018年愿意花更多的錢去提升住的品質,獲得品質生活。
(曹明華 輯)
?
相關鏈接:
央視公布民生調查結果 海口再次上榜“十大幸福城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