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塘村火山古屋依塘而建,古樸中透出秀氣。
蔥蔥郁郁的橄欖林、姹紫嫣紅的花朵、古樸的火山石古屋……漫步在??谑杏琅d鎮馮塘村的鄉間小道,一幅山水人家的秀美畫卷展現眼前。在這里,可以徜徉在優美的鄉間小道漫步、騎行,享受農家的悠閑;也可以在馮塘綠園的休閑木屋品一杯蓮花茶,體驗鄉村旅游的樂趣。
在海口,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不止馮塘村一個。記者了解到,全市目前共建成1987個文明生態村,占全市自然村總數的84%。一幅幅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長卷正在??卩l村鋪展,村民的生活質量也在蒸蒸日上。
村民家門口掛著祖傳的“家訓”。
鄉村文明 孝道浸潤古村落 淳樸民風長傳承
“有愛才有家,有德才有福。”“家庭以和為貴,人生以善為本?!薄凹彝ズ湍?、鄰里相親、以德交友、以誠服人。”在石山鎮美富村里,村民家門口都掛著祖輩留下的家訓牌子,而且每一家都不一樣。王俊傳是美富村村民,今年已經80多歲了。他經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禮貌,尊敬別人也會獲得別人的好感。他家里三代同堂,孫子也20多歲了,子孫們都特別孝順?!盎盍舜蟀胼呑?,覺得家庭和睦子女孝順就是最幸福的事兒?!蓖蹩鲗τ浾哒f。
朱子家訓的立柱成為美富村的一道風景。
好家風、好家訓帶來文明村風。村里環境面貌整潔,民風淳樸,鄰里和諧,治安穩定。
“打水洗腳,平凡普通,卻頗顯真情。母享天倫,子樂其中?!痹谟琅d鎮美孝村中的文化廣場前,一座孩童為母親打水洗腳的雕像,成為村莊一景,也成為村民傳承孝道文化的見證。在美孝村,尊老敬老已成為傳統。每年正月初二,外嫁女都會回娘家盡孝不僅為年邁的父母洗腳、洗衣,還支持村中公益,籌錢捐款支持村里開展傳統文化和群眾性娛樂活動。每年傳統節日重陽節當天,村里還會宴請全村老人,孩子們給每位老人遞上熱茶,獻上祝福。
在美孝村文化廣場左側,原來的“書館”和“孔子學堂”完整地保存,這是清乾隆四十年村民捐款建起來的。學堂內立有孔子像和孔子神位牌,在學堂內也立有“繼往開來”“秋丁長貯”等石碑,記錄了熱心支持教育的捐款人姓名,讓后人繼續支持發揚教育事業,代代相傳。在注重教育的同時,美孝村也十分注重技藝的傳承與發揚。從明泰昌年起,美孝村先民就掌握了雕刻技藝,一截朽木,一段廢材,但在美孝人的手中,被雕刻成造屋用的鷹歌鼻、堂屋公祖花簾、龍頭、富貴花、平安花等種種堪稱藝術品的根雕,被傳承下來。目前,根雕技藝已列入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馮塘村道路整潔干凈。
鄉村生態 創建文明生態村 原汁原味美如畫
3月18日,記者在瓊山區三門坡鎮龍鱗村遇到帶著孩子來此游玩的市民董愛新。“在這里不僅能領略到原生態的鄉村美景,還能體驗原汁原味的鄉間野趣?!倍瓙坌抡f,早就聽說這里自然風光迷人,就帶著孩子過來春游。
原生態是鄉村建設最根本的底色,海口市以文明生態村創建為示范和載體,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海口精心編制和完善文明生態村建設短期計劃和中長期規劃,指導文明生態村有序創建,個性化創建,促進文明生態村創建與土地利用規劃、村莊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有機統一。在創建過程中堅持和諧共生的理念,堅決反對簡單粗暴,不搞大拆大建,保留村莊特色,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在村莊公共活動場地、道路、宅旁與水旁增綠、護綠,形成多層次、錯落有序、親切宜人的綠色空間。
全市新建了塔昌村、桃園村、美梅村、施茶村、仁里村、斌騰村、龍馬村、龍鱗村、本立村、祿尾村、美舍村等二十幾個美麗鄉村,形成了演豐紅樹林、鶴舞九湖、九龍戲水、綠野仙蹤、火山村落、湧潭等文明生態片區,繪就了令人陶醉的??谖拿魃鷳B村美麗畫卷。
如今,“村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景中”,這是海口文明生態村創建帶給村莊的蝶變。
美富村的污水處理站,污水經處理后可澆花,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鄉村產業 “互聯網+”助轉型 民宿產業促增收
“2017年我一個人售賣蜂蜜的銷售額達到3.5萬元,是2016年的10倍?!庇琅d鎮羅經村委會儒林村21歲青年林貽松說,網絡銷售平臺為他打通了另一條致富的通道。林貽松一家7口人,他和母親、妹妹都因為先天疾病而身有殘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走路,全家的生計一度只靠父親林聲桐一人維系,是精準扶貧的幫扶對象。2017年6月5日,在相關單位的幫助下,林貽松加入了永興電商扶貧中心,自己開起了網店。林貽松表示,個人努力很重要,但他更感激政府相關部門為他提供了便利的網絡平臺,為他的脫貧致富鋪路。
據了解,發展“互聯網+”經濟在秀英區幾個鄉鎮已開始普及,村民也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經濟效益。2015年5月,石山鎮在全省率先啟動建設了首個“互聯網農業小鎮”,搭建“1+2+N”互聯網農業小鎮新模式,其中,“1”是指構建一個互聯網農業綜合運行平臺,“2”是建設運營管控中心和大數據中心兩個中心,“N”是指若干個參與互聯網農業小鎮的企業、機構、組織以及具有生產運營能力的農戶等,形成了石山互聯網農業小鎮最具活力的生產要素。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以鎮為中心,以鎮帶村,村鎮聯動,引領農民火速“觸網”,通過“鏈鎖反應”倒逼農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增加農民收入是文明生態村的根本任務,??谕ㄟ^文明生態村創建這個載體,建成“農家樂”33家,發展民宿有23個,建成休閑農業園區55家,其中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24家,打造農村經濟“升級版”。2016年全市農民人均收入12679元,同比增長9%。施茶村、昌道村、斌騰村等利用當地石頭多的地域特點發展石斛產業,把貧困村變為富裕村。同時,強化村民文明禮儀培訓、從業職業技能培訓,解決了企業用工難問題,2016年以來,固定在休閑農業服務的農民超過1萬人,接待體驗者超過10.5萬人次。
記者 吳祝好
?。ê?诰W3月19日訊)
?
相關鏈接:
??谂e辦定點幫扶鄉村學校公益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