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入口處的長影廣場,起伏的鋼琴飄帶造型和綠樹紅花相映成趣。記者曹馬志 通訊員楊亮 攝
看今朝
8萬平方米濕地“點亮”生態修復
“長影環球100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在規劃之初就把生態修復放在首位,堅持生態優先原則。”趙寶利說,項目牢固樹立生態環保意識,將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要求融入其中,高標準進行廢舊礦坑修復,改善當地自然風貌,留住綠水青山。
如何進行生態修復?面對廢棄礦坑回填的土地,長影環球100項目邀請國內外頂級設計團隊,嚴格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高點定位、海南特色”的標準,從水處理、硬質景觀處理、軟質景觀處理入手,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到建設全過程。
“廢棄礦坑因地制宜,因勢造型,利用好也可變廢為寶。”上海建工設計研究院景觀所總工程師邵花負責長影環球100項目園林景觀設計,她告訴記者,項目建立了8萬平方米生態濕地,通過水系循環系統,實現園區內水體自我循環,自我凈化。
“硬化湖底,垂直火山巖駁岸,在湖四周做截水溝,確保湖水的水質清澈。”邵花說,通過水體、土壤和動植物群落恢復濕地,將自然重新引入場地中。具體來說,利用基質、微生物和植物復合生態系統,發揮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調作用,實現對廢水的高效凈化,有效去除化學需氧量、懸浮固體、氮、磷、重金屬、有機化合物和致病菌;營養物質和水分的生物循環,促進綠色植物生長并使其增產,實現污水的資源化與無害化;形成完整的、自給自足的生態群落,減少前期投入和后期維護成本。
記者采訪了解到,該濕地建立了系統的多層凈化系統,污水通過表流濕地、潛流濕地,再流經生態濾床,可達到觀賞水II類。表面流人工濕地的水面位于濕地基質以上,其深度一般為0.3米,利用水生植物通過植物根莖在水體淺表層過濾水中雜質。潛流濕地深度約0.6米,利用濕地植物根系與火山巖碎石等過濾基質作為填料,凈化水質。
“為凸顯本土特色,生態濕地中的基質本設計中再加入本土材料火山巖石。”邵花介紹,基質在人工濕地中具有重要作用,又稱為填料、濾料,一般由土壤、細砂、粗砂、礫石、沸石、碎石、鋼渣等構成,可為植物生長提供物理支持。合適的基質深度足以支持和固定植物的根系生長,通過過濾、沉淀、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不溶性顆粒物,為微生物生長提供穩定的依附表面。某些基質還對氮、磷等營養物存在特定的吸附、吸收作用。
“通過濕地生態群落的搭配組合,營造濕地樂園,全區內可游可賞。”趙寶利說,目前園區水系已全部貫通,后續要架橋通船,更多地采用透水鋪裝,園林景觀凸顯海南特色,園內已引進500多種海南本地植物,在建設電影主題樂園的同時,同步傾力打造一個熱帶植物景觀園。目前生態修復初顯成效,已經吸引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等多種水鳥棲息安家。真正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要求落到實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