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棟 攝
“從生活出發創作的民族藝術佳作!”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長江東對《黎族家園》這樣評價。在他看來,劇目從民族生活上出發,在歌謠、民俗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緊貼黎族生活,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江東表示,尤其是《織錦謠》這一段形式感很強,既把生活里的織錦場面展示了出來,又表現了經過藝術創作的織錦舞蹈。歡快、新穎的節奏和形式讓人們進而聯想到黎族人民編織自己美好生活的景象。同時,舞臺突出展示了海南的風光,通過現代科技呈現了層次感、朦朧感,猶如五指山上的霧一樣,有種醉人的美感。
“舞蹈詩《黎族家園》超越了傳統的歌舞集萃形式,具有尋根和傳承的意味。”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原校長、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學會會長蒙曉燕觀看演出時驚嘆,她認為,《黎族家園》劇組主創人員輾轉海南各地,挖掘包括海南非遺項目在內的獨特的民族文化精髓,把觸角伸向黎族同胞的內心世界,從精神領域探尋黎族數千年歷史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以舞蹈詩的藝術形式,展示海南黎族的文化精髓,開啟世界對海南本土文化的重新認知,讓海南特有的文化魅力在全國舞臺上發光發熱。
國家一級編導余大鳴坦言,打造一部作品容易,成就一部精品卻很難。《黎族家園》自斬獲2016年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金獎后,經過一年多來的打磨和提升,此次以全新的面貌登上首都舞臺,“無論是劇中女主角長達幾十圈的旋轉,還是男演員飛身躍上一人多高的鼓面,都滿足了觀眾對于高難度動作的期待。而全劇匠心獨運、精美精致的舞美燈光設計和多媒體技術運用,給予觀眾精彩之外的驚艷,也詮釋了海口市藝術團對藝術永無止境的追求。”她說。
“太震撼了!”來自清華大學羅馬尼亞籍留學生蘇然、陳芳雪以及李秀妮在看過演出后特意留下來與演員們合影,演員們靚麗的黎族服飾還有獨具特色的配飾吸引著他們的注意。“23日和24日,我們連續觀看兩場演出,演員的表演特別真實、純粹,他們的舞蹈語言獨特和別致,特別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這臺節目讓我們了解海南黎族的特色與魅力,從而了解中國少數民族豐厚的歷史文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