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閆雨昕)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27日透露,最近三年時間,工行對近6000億的不良貸款進行了有效處置,花費近2000億現金。
當日工行舉行業績發布會。其年報顯示,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7年工行實現凈利潤2875億元,比上年增長3%,凈利潤總量保持全球銀行最好水平。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7年末,工行不良貸款率1.55%,較上年度減少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54.07%,同比提升17.38個百分點;剪刀差651億,下降超50%。
記者梳理工行歷年年報發現,這是該行不良率自2012年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易會滿表示,這表明工行從2013年以后實施了一些信貸新的管理思路和辦法,取得了較好效果,整個不良貸款也是近五來首次實現了不良貸款率的單邊下降。
當被問及資產質量是否將保持時,工行行長谷澍表示會從兩方面分析:就宏觀經濟形勢而言,要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能不能進一步的顯現出來。“大家對此都很有信心。”他說。
微觀方面來看,要看工商銀行的信貸管理,以及貸款質量方面除了不良貸款率這一單一指標外,一系列的相關指標是否在去年都得到好轉,它決定去年不良貸款實現單降的基礎牢不牢。
“一個向好的宏觀經濟環境,一個好的機制,一個不斷改善的信貸貸款的質量基礎,資產質量的持續改善,應該是可以預期的。”谷澍總結道。
中國的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易會滿認為,從外部環境來看,宏觀經濟不再追求高速的增長,而是更加注重結構和質量的改善。整個銀行競爭包括跨界、跨市場競爭會進一步激烈。
而從內部情況來看,隨著利率市場化和監管形勢的進一步趨嚴,以及資本管理的進一步嚴格。怎樣來實現規律、結構、效益、質量更加協調的發展,對于銀行業在新的時代都提出一個更大的考驗。
2018年,防范金融風險仍是首要任務。易會滿稱,風險管理是銀行的生命線,工行將根據現在治理金融亂象和防范金融風險新的特點和新的要求,采取更加嚴格的組合拳,既防止“黑天鵝”,也防止“灰犀牛”,把風險管理真正地做足做強。
?
?
相關鏈接:
工行登頂全球市值最大銀行 機構依然看漲銀行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