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 燒火做飯只靠蜂窩煤、柴木;1994年 海口管道燃氣工程點火供氣 至今——
40萬戶居民用上管道燃氣
在二十多年前的海南,百姓家里想要燒火做飯,仍舊依靠蜂窩煤、柴木、煤氣罐等傳統方式。安全性低、使用麻煩、煙熏灰大等缺點讓人為之苦惱。就在1993年,這一局面得到扭轉。這一年,海口管道燃氣股份有限公司(現海南民生管道燃氣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燃氣行業首家股份制企業,承擔起海口市管道燃氣工程建設,并于次年正式點火供氣。
推廣 他們用腳步丈量海口街道
“那時為了給小區居民推廣管道燃氣,我們幾乎走遍海口各個居民點,隨便說個小區名,我們業務人員都能很快地告訴你具體位置。”海南民生管道燃氣有限公司營業部經理席新芳告訴記者,她在進入公司后不久,就負責起推廣海口居民管道燃氣工作。
然而,新生事物發展總會遇到困難阻力。當年的老百姓依舊習慣用蜂窩煤、煤氣罐等生火方式,對于管道燃氣絲毫不感興趣。“我們挨家挨戶地上門進行講解,比較蜂窩煤、煤氣罐與管道燃氣的優劣,每天早出晚歸,很是辛苦。”席新芳回憶,由于那時還沒合適的海口地圖,整個部門的人用腳步和皮尺丈量海口各個小區之間的距離,再手工繪制出來,以此計算鋪設管道的長度等數據。“那時候我們就是一個海口‘活地圖’,沒有不知道的地方。”席新芳笑著說。
上天不負有心人,隨著氣源開發、氣價下調及民生燃氣公司的大力推廣下,管道燃氣用戶量在隨后幾年取得飛躍式發展。時至今日,海口地區有40萬居民用戶,兩千多個工業商業用戶,年用氣量達到1.2億立方米。
責任 墊資幫助海大食堂鋪設管道
自古以來,明火使用與安全責任息息相關。在席新芳印象里,2000年左右,民生燃氣市場部業務員在海南大學食堂走訪時發現,這里仍是傳統的柴木生火,大鐵爐子運轉時冒著黑煙,食堂院子里堆放著小山般的木材,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隨即,業務員立即向領導報告這一情況。經過調研,公司決定墊資給海南大學食堂鋪設管道,解決食堂的用火問題。
“在工作上,我們每個月都會對管道燃氣進行檢查,遠高于國家要求的每年一檢的標準。而在生活中,隨時注意用火安全,已成我們行業人的習慣。”席新芳表示,今后將完善便民利民的服務手段,創造更安全優質的管道燃氣使用環境。
?
?
相關鏈接:
海南城鎮管道燃氣配氣價格或將實行政府定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