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們在三亞亞龍灣國際玫瑰谷里選購玫瑰產品。記者王凱 攝
農民富:轉產轉業奔小康
“2013年,習總書記到玫瑰田中看望我們,像家人一樣關心我們的收入、生活情況,鼓勵我們發展產業,勤勞致富。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我真心想感謝習總書記,帶領我們農民過上了好生活。”每當回想起5年前的春天,那個溫馨感人的畫面,玫瑰谷育苗工人李玉梅眼眶里常打轉著淚花。
的確,來自習總書記的殷切情懷,正是在那個溫暖的春天,傳遞給了包括李玉梅在內的萬千農民,引導著他們向新型農民轉變,助推著農業經營主體加速轉型,為百姓創造了更有保障的生活。
在習總書記的支持與肯定下,玫瑰谷不斷優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向玫瑰種植和利用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發展,提高產業附加值,并帶領周邊博后村、大茅村等村莊農戶告別了上山砍柴、毀林種地的日子,鼓勵村民出租土地、種植玫瑰、發展產業,解決周邊村莊村民就業,農民和企業收入得到進一步提高。
“我們推行‘五統一分’方式,統一規劃、機耕、技術、種苗、銷售,并分戶管理,把種植基地作為景區運營。”楊瑩介紹,玫瑰谷牢記習總書記囑托,大力發展玫瑰相關產業和花卉產業,5年來,成立了19家合作社,吸引1000多名農民從事玫瑰生產,老鄉們從觀望、參與到積極支持,從等、靠、要、拿,到自己主動干、積極干,從“輸血”變成了“造血”,當地農民共同參與研發相關玫瑰產品,齊心奔向致富路。
“收入提高了,農村的社會治安、農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也開始發展起玫瑰特色民宿、餐飲、便民商店,日子越過越美了。”三亞市吉陽區博后村村民譚中仙說,博后村發展規模化玫瑰特色民宿就有十余家,全年出租率可達75%以上。
農村美:美麗鄉村引客來
農村美不美,在某種程度上,體現著農業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習總書記曾說過,“如果不把農村建設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被拖后腿。”
如何貫徹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共同繁榮?近年來,不辜負習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海南各級干部將“三農”問題記掛于心,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農村“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把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與全域旅游、互聯網、民族文化等結合起來,互促共進,涌現出北仍村、中廖村、什寒村等一個個美麗鄉村發展的生動范例。
眼下,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玫瑰谷依托博后村優質的生態自然資源,發揮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提出并規劃建設玫瑰產業小鎮。這對于萬千農民來說,無疑又是一大利好消息。
“我們避免大拆大建,將對原居民區植入玫瑰文化,進行特色改造,同時整合土地資源,進行玫瑰產業深加工和玫瑰主題旅游項目的開發,做到農民增收和企業發展深度融合。”楊瑩說。
“中國要強,農業一定要強;中國要美,農村一定要美;中國要富,農民一定要富。”習總書記的叮嚀囑托,情真意切。如今,大特區海南正步入“而立之年”,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海南意氣風發,闊步前行,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努力描繪美好新海南的動人畫卷!
?
?
相關鏈接:
【潮起海之南】海南:創新發展 打造國際海島新高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