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捷
應用區塊鏈產品溯源 讓百姓生活更放心
海口網博鰲4月11日電(特派記者謝大強)你可能知道比特幣,但你知道比特幣等數字虛擬貨幣背后的技術基礎嗎?它叫做區塊鏈。10日中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再談區塊鏈”分論壇上,專家們認為,對區塊鏈要理性看待,在不斷完善中可以廣泛應用于金融、產品溯源等領域,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們的生活,享受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便捷。
區塊鏈可產品溯源
各國監管層對虛擬貨幣的認知不同,也就產生了不同的監管思路和實踐。較為嚴厲的做法,是打擊和擠壓其中的炒作、投機、欺詐成分。擠除泡沫,能否讓其背后的區塊鏈技術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表示,“80歲的老人、10歲的孩子難道買一塊巧克力,都要無現金嗎?”為此,盛松成建議區塊鏈應用應該和貨幣割裂,和金融沾邊,更應該應用到更多的產品當中去,比如說應用區塊鏈鑒定藝術品的真偽。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表示,買的東西是否吃得放心、用得放心,這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一個問題。產品的可追溯問題,這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怎么樣把區塊鏈的技術應用到溯源,比如說買一瓶酒是不是真的,可以用區塊鏈的技術解決產品溯源的問題。一個產品到用戶的手里,要經過生產的環節、流通的環節,是否真酒需要檢驗檢測,把這三者用區塊鏈技術串在一起,就建立了一個質量鏈網,把質量連成鏈變成了一個網進行推進,那么老百姓用APP一掃,就可以追溯了。
可靠性安全性為前提
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對區塊鏈未來在金融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充滿期待。他介紹,2017年以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取得了比較大的突破,在參與方多、高復雜性的金融交易場景中,能夠實現眾多交易方之間零距離、零時差的交通,可以為合作方提供數據的可信證明,提供可查詢、可驗證的咨詢服務等。他認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存在規模化的前景,但是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說可靠性、安全性和外部的認證、標準化制度、監管制度的建設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禮輝認為,規模化的應用是區塊鏈未來的發展方向,要實現規模化的應用,取決于四個要素:第一個是效率,在大規模的應用里面,是否可以更快?能不能滿足高品質交易的需求;第二個就是成本,成本是不是可以做得更低,比如說拿區塊鏈作為一種支付工具的話,是否可以做到比現在的微信支付、支付寶成本更低;第三個是可靠性和安全性。一種新技術的應用,怎樣保證是可靠、安全的;第四個要素就是制度,但是科技與創新跑得快,相關配套制度建設要跟上。
■相關鏈接
區塊鏈技術,簡稱BT(Blockchain technology),也被稱之為分布式賬本技術,是一種互聯網數據庫技術,其特點是去中心化、公開透明,讓每個人均可參與數據庫記錄。最早是比特幣的基礎技術,目前世界各地均在研究,可廣泛應用于金融等各領域。用通俗的話闡述,如果我們把數據庫假設成一本賬本,讀寫數據庫就可以看做一種記賬的行為,區塊鏈技術的原理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找出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然后將賬本的這一頁信息發給整個系統里的其他所有人。這也就相當于改變數據庫所有的記錄,發給全網的其他每個節點,所以區塊鏈技術也稱為分布式賬本。
?
相關鏈接:
開放的中國 繁榮的世界——記習近平主席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演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