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精心打造的東西湖水景觀和水文化,讓市民真正享受到綠水青山的宜居環境,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記者 張俊其 攝
4月的海口,日暖風輕,綠意盎然。從美舍河到五源河,從萬綠園到東西湖,從龍昆南路到濱海大道……一步一景, 匯成一幅五彩斑斕的壯美畫卷,讓人沉醉不已、流連忘返。
生態是海南的本色,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口發展的最大本錢和核心競爭力。海口按照中央的決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生態立市的發展理念。特別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用一個個生動實踐,呵護著綠水青山、碧海藍天,讓市民游客在綠色發展中享受著生態紅利。
成功摘下“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兩塊金字招牌,加快濕地公園、郊野公園建設,全力爭創國際濕地城市……目前的海口,正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加快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堅決扛起建設美好新海南的省會城市責任擔當。
水體治理還原城市美景
美舍河畔,水清、岸綠、白鷺飛,構成了一道美麗的城市風景線。
作為海口的母親河,美舍河承載著一代又一代海口人的記憶。然而,曾幾何時,海口市民對這條“母親河”充滿了憂愁:垃圾漂浮水面,各路污水亂排,“母親河”成了臭水溝。
如何讓美舍河的水清起來?市委、市政府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2016年11月起,海口以“最難啃的硬骨頭”——美舍河為示范,啟動了全市32個水體的治理工程,以“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新理念,從“本”上治理城市病,以實現“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的目標。數月時間,治理成效顯著,受到多方肯定,流域周邊環境越來越好,3.5萬平方米的垃圾堆填場變成了全國最大的梯田濕地,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開園迎客。去年9月,美舍河獲批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去年12月,五源河、美舍河獲國家林業局批準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成為又一張展現海口良好生態環境的靚麗名片。
在海口,越來越美的不只是美舍河。被譽為“海口之眸”的東西湖,多年來因為污染變黑變臭,飽受周邊居民詬病。去年5月,海口全面展開東西湖水體治理,重建東西湖水生態。同年11月,市委、市政府啟動三角池片區綜合環境整治示范項目(一期)工程,將三角池片區打造成一個“最海口”的休閑文化體驗圈,以城市品質提升為引領,最大限度地體現市井文化,修復城市記憶,提升城市的顏值和品位,讓老百姓能夠從中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如今的東西湖,湖水碧綠、綠樹環繞、景色宜人。
多年來,海口一直嚴守生態底線,走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特別是近幾年,海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城市規劃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加快城市更新,讓“青山綠水、碧海藍天”這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得到了有力的保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