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最美麗的鳥 栗喉蜂虎又來海口了
▲在金沙灣栗喉蜂虎濕地保護小區的栗喉蜂虎。 通訊員 陳松 攝
酷炫的黑色過眼紋、栗紅色的喉部、藍色的尾翼、飛行時翅膀下面的羽毛又是橙黃色的,在陽光的照射下,全身閃爍著金屬般的艷麗光澤,這個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鳥之一”——栗喉蜂虎,近日又來海口了。
栗喉蜂虎,這種在海口成群棲息的小鳥,甚至引起了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以及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的關注,可以說是海口鳥類中的“網紅”。
現狀 金沙灣是海南已知最大栗喉蜂虎繁殖地
或悠閑棲于裸露樹枝和電線,或歡快跳躍在有水的沙坑旁,或懶散地迂回滑翔尋食昆蟲……4月11日,在市林業局、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秀英區相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跟隨GEF海南濕地保護體系項目專家盧剛等愛鳥人士,在海口金沙灣蜂虎濕地保護小區有幸“拜訪”到了栗喉蜂虎。
隨身一把簡易輕便折疊椅、一個超大水壺,為了觀察栗喉蜂虎,在“長槍短炮”后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就是銀川“候鳥”老人孫杭生這幾天在金沙灣蜂虎濕地保護小區的日常“工作”。聽說栗喉蜂虎飛來海口了,他趕忙過來拍攝,已經駐守在這里3天,迄今為止最多的時候一天看到過28只。談到栗喉蜂虎,在全國走南闖北、已經有七八年拍攝鳥類經驗的孫杭生贊不絕口:“這鳥特別漂亮、機靈,飛行速度很快,還能在空中做出滑翔、懸停、急速回轉等高難度動作。”
據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栗喉蜂虎是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保護動物名錄》的鳥類,主要生活在東南亞一帶,以蝴蝶、蜻蜓、蛾類、甲蟲等作為食物來源。每年三四月份有一部分會飛來海南海口、澄邁、東方等地筑巢安家和繁殖,直到七月份才逐漸離開。目前金沙灣一帶是海南近市區唯一的一個栗喉蜂虎棲息地,也是海南已知最大的栗喉蜂虎繁殖地和海南已知唯一的藍喉蜂虎繁殖地。
鳥類與濕地息息相關,鳥類的種類與數量是判斷一個地區生態優劣的重要指標。海口為了保護好這種特有、珍稀鳥類在海南的“歇腳地”,在2017年公布的《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2017-2025年)》中,將金沙灣蜂虎濕地保護小區列為2個以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濕地小區之一。
▲金沙灣栗喉蜂虎濕地保護小區內正在覓食的栗喉蜂虎。 通訊員 陳松 攝
措施 濕地保護小區 與城市建設相結合
“昨天我在這里碰到了3位專門從北京飛來海口拍攝栗喉蜂虎的‘鳥友’。”蘇杭生說。當天,記者在現場發現還有幾名“鳥友”手持“長槍短炮”在安靜拍攝,以減少對栗喉蜂虎的打擾。
據盧剛介紹,四五六月份栗喉蜂虎正處于“談戀愛”、繁殖、孵育幼鳥期。對于自己的巢穴,栗喉蜂虎有著特殊的要求,它們一般會選擇土質軟硬適中的沙壩或沙崖斷面,利用嘴喙和爪子在崖壁上挖出深達一米左右的洞穴,然后在洞穴里產蛋、孵化幼鳥,直到七八月份才逐漸離開。近幾年志愿者團隊在此做調研發現,這片火車站周邊方圓上萬畝的濕地,竟然有栗喉蜂虎、池鷺、白鷺、林夜鷹等100多種鳥類。根據盧剛團隊的記錄,從2009年發現栗喉蜂虎以來,每年選擇到海口歇腳繁殖的數量比較穩定,有60只到100只左右,藍喉蜂虎的數量在2-6只之間。
“一個靠近市區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鳥類聚集在此,足以說明金沙灣的重要性。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重點開發區域,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護這些濕地以及生存在這里的鳥類,應該是我們接下來亟需解決的難題。”盧剛表示。
針對目前栗喉蜂虎處于繁殖階段,為了給鳥的“生產”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盧剛建議加快金沙灣蜂虎濕地保護小區宣教配套設施的建設,在栗喉蜂虎生活區域設置鳥類保護標志牌,全方位進行保護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大眾愛鳥護鳥意識;在栗喉蜂虎洞穴附近增設圍欄,防止其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并與城市綠地規劃建設結合起來,盡快把金沙灣蜂虎濕地保護小區的建設提到日程中來。
記者龍易強
(海口網4月14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市政協視察金沙灣蜂虎繁殖地和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
寸金之地養“野鳥”——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見聞
廈門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寸金之地養“野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