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癌癥手術的免疫療法多在切除腫瘤后使用。但美國一個研究團隊在臨床試驗中發現,顛倒一下次序,在手術切除腫瘤前實施免疫療法有助提高部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活率。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16日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報告說,臨床試驗中,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手術數周前,給予他們兩劑“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劑。
結果顯示,在手術切除腫瘤前實施免疫療法,術后12個月,四分之三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活且未復發,而18個月未復發率達73%。
PD-1抑制劑是一種能激活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的藥物。研究人員認為,腫瘤未切除時使用免疫療法,可以更有效激活對癌細胞產生免疫應答的抗原特異性T細胞,后者可在患者全身各處尋找腫瘤的微小轉移灶,避免其在手術后復發。
研究還發現,這些肺癌患者的免疫系統可能還消滅了部分在血液中游弋的癌細胞,這些癌細胞日后可能導致癌癥復發和轉移。
研究主要負責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腫瘤學助理教授帕特里克·福爾德說,這一創新性癌癥療法的初步結果令人鼓舞,相信這會引發研究者對各類癌癥的輔助療法進行臨床試驗。
?
?
相關鏈接:
癌癥"萬能疫苗"又問世?這樣做可避免30%癌癥的發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