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信息化助推健康海口建設
今年起打造全員人口、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基礎數據庫
“以前辦理健康證要排隊,至少要往體檢機構跑兩趟,現在推行健康證電子化就方便多了。”如今,海口市民陳先生打開手機APP“椰城市民云”,就可以查看自己的健康證信息,辦證也可以一趟解決。
健康證電子化,可方便市民預約辦證和使用查詢,是我市在全省試點推行的又一項便民措施。近年來,海口立足實際不斷向縱深推進建設“互聯網+醫療”,整合人口健康大數據庫,優化并合理利用醫療資源,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方便市民辦事,在醫藥體制改革前進道路上留下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電子證為市民提供便捷服務
按照規定,從事與食品、藥品、化妝品、飲用水管理等行業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辦理健康證,并持證上崗,其有效期為1年。以往,辦理健康證需每年進行體檢,體檢合格3—4個工作日后方可取證,市民至少要跑兩趟才能拿證。如今推行了健康證電子化,市民可以通過“海南健康證”微信公眾平臺預約體檢,體檢合格后,其相關信息可與海口市政府打造的“椰城市民云”APP進行數據和信息共享,市民可獲取一張關聯身份證號的電子健康證,并可在“椰城市民云”APP和“海南健康證”微信公眾平臺查詢和使用,而需要實物健康證的則可按需申請,前往有關部門領取或選擇快遞郵寄到手。
在海口,不斷推進的衛生、計生改革就是為了增強市民群眾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從生育登記的限時辦結,到智慧醫院的升級打造,“互聯網+醫療”的新模式正逐漸為海口百姓所接受并喜愛,成為了一種新興的生活方式,獲得大家一致點贊。
信息融合讓醫療天塹變通途
不久前,海口市民陳靖通過省12320平臺,成功預約到海口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楊學軍本月17日的專家門診號,免去排隊奔波之苦,這一便捷的方式讓她很滿意。
長流鎮新海村村民吳玉敏因上呼吸道感染前往鎮中心衛生院打吊針,醫生在電腦上輸入她的新農合號以后,準確地根據她的病史和易過敏體質開出醫囑,開藥時,新農合即時結報系統自動為吳玉敏報銷了50%的費用。
為了改善醫療服務質量,省人民醫院利用新媒體、微平臺等途徑,告知患者就診時段分布信息,引導錯峰就診,并建立微信公眾號,開通“就醫寶”,實時發布出診醫生信息和患者就診信息。
為方便患者就診,省腫瘤醫院以全省腫瘤疾病三級防治體系為基礎,為海南所有腫瘤患者設立電子檔案,實現就醫、醫藥配送流程智能化,實現醫生和患者在線互動交流,改善醫患關系。
……
“繼續推進和引進北京、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加快打造海口智慧醫療和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推進建設全市醫療影像中心、心電中心、檢驗中心和病理中心等,實現全市各醫療衛生機構之間資源共享,臨床檢查、檢驗檢測結果互認,避免就醫重復收費問題。”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我市《“健康海口2030”行動計劃》,今年起,海口將加快推動健康海口建設,打造全員人口、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基礎數據庫,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配合建設統一融合的省級網絡服務體系,完善信息安全和標準體系,以推進醫療健康大數據開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廣泛應用。
記者 李晶晶
(海口網4月23日訊)
?
相關鏈接:
北京市信訪矛盾分析研究中心建成20個專業數據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