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在國新辦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負責人崔守東、國家版權局新聞發言人于慈珂做客國新辦,暢談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輝煌成就。
申長雨說,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各部門各地方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知識產權創造數量質量并進
據申長雨介紹,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同比增長12.5%,排名躍居全球第二;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
全年受理商標注冊申請574.8萬件,同比增長55.72%,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累計有效商標注冊1492萬件。我國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4810件,排名全球第三。
2017年,作品、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分別達到200.2萬件、74.54萬件,同比分別增長25.15%、82.79%。農業、林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分別達到3842件、623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數量穩步增長。
法規不斷健全保護更加嚴格
申長雨說,2017年,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知識產權制度建設邁出新步伐。據他介紹,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專利法、《專利代理條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修改和制定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推進著作權法、《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國防專利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管理條例》制修訂工作。推動知識產權領域反壟斷執法指南盡快出臺。。
申長雨指出,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愈來愈嚴格。2017年,專利行政執法辦案量6.7萬件,同比增長36.3%;商標行政執法辦案量3.01萬件,涉案金額3.33億元;版權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3100余件,收繳盜版品605萬件;海關查獲進出口侵權貨物1.92萬批次,涉及侵權貨物4095萬件,案值1.82億元。
全國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一審案件21.35萬件,審結20.30萬件,分別同比增長40.37%、38.38%。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2510件4272人,起訴3880件7157人。公安機關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案件1.7萬起,涉案金額64.6億元,掛牌督辦44起重大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
“護航”“雷霆”“清風”“龍騰”“劍網”“溯源”等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高到76.69分。設立14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網絡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區。探索建立企業商標海外維權協調機制。推進軟件正版化長效機制建設,對16個省(區、市)389家單位組織軟件正版化督查。
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明顯提升
申長雨說,中國始終都是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同時還是積極的建設者。通過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機制,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明顯提升。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超過300億美元。
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西安和珠海特色試點平臺建成運行。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陸續設立組建,已募資總額超過42億元。
積極培育版權交易中心和版權貿易基地,在全國布設10個國家級版權交易中心。
專利質押融資金額達720億元,同比增長65%;商標、版權質押融資金額分別達369億元、59.8億元。專利保險金額99.85億元,同比增長170.6%。
申長雨指出,知識產權重點領域的改革不斷深化。專利快速審查、確權、維權一站式服務和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被國務院納入支持創新改革舉措推廣清單。推進“放管服”改革,累計減免專利費用58億元,減少提交各類材料269.8萬份。深化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設立地方商標受理窗口105個、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申請受理點49個。推行商標獨任審查制,商標注冊審查周期從法定的9個月縮短到8個月。加強對境外著作權認證機構的監管,辦理6家涉外著作權認證機構重新登記。繼續開展全國版權示范創建工作,評選出35家示范單位、5個示范園區(基地)。
四舉措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
在前不久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擴大開放的四大舉措之一,再一次向全世界傳遞了中國政府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立場和鮮明態度。
申長雨說,圍繞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統籌推進知識產權的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的各項工作,要加快形成涵蓋授權確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各個環節的保護體系,為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能夠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從四個方面著手,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一是要以這次機構改革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契機,積極指導專利商標的綜合執法,更好地打擊各類侵權行為;二是將以專利法修改為契機,加快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真正把違法成本顯著提升上去,使法律威懾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三是要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為抓手,將快速授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結合起來,加快建立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四是要以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契機,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推動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讓中國的知識產權在國外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保護網絡音樂版權促進傳播
就與公眾關系密切的網絡音樂版權保護,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于慈珂指出,音樂是網絡傳播的一項主要內容,用戶的數量很龐大,影響也很大。
他說,騰訊音樂和網易云音樂在今年初就網絡音樂版權達成合作,應該說不僅有利于廣大音樂愛好者在網絡上欣賞音樂,也有利于網絡音樂作品全面授權和廣泛傳播。同時,對建立網絡音樂版權良好生態也有積極的作用。
在加強網絡音樂版權保護的同時,還要促進音樂作品更廣泛的傳播。據于慈珂介紹,國家版權局采取了三大舉措:一是約談主要網絡音樂服務商和主要音樂公司,要求他們促進網絡音樂全面授權和廣泛傳播,避免獨家授權,探索建立符合市場規律和國際慣例的網絡音樂版權的授權和運營模式;二是進一步加強網絡音樂版權重點監管,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和音樂公司加強網絡音樂資源的版權管理,積極建立良好的網絡音樂版權生態;三是推動相關網絡音樂服務商妥善解決版權糾紛和爭議,積極開展網絡音樂的版權合作。(張紅兵)
?
?
相關鏈接:
用數據說話!2017年我國知識產權發展取得哪些重要進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