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好姐妹”來了 15萬元沒了
海口一女子被人以合開幼兒園為誘餌騙走巨款
高女士多年前在外打工認識的“好姐妹”汪某梅,從廣東來到海口邀請她入股創辦幼兒園。高女士將15萬元交給汪某梅后,對方失聯。25日,金盤派出所調查發現,騙走高女士錢財的女子使用的是假名。
高女士是海南人,11年前在廣東打工期間生了病,自稱來自海口府城的女同事汪某梅幫她買藥并熱心照顧,兩人就此成了“好姐妹”。打工4年后,高女士回到海口,汪某梅仍留在廣東。去年6月,汪某梅多次打電話給高女士,邀請她一起做生意。高女士想到老公在開公司當老板,自己只能打工掙錢,就想像老公一樣創業,答應與汪某梅一起做生意。
汪某梅很快來到海口,將高女士帶到秀英時代城附近一棟樓房前說,她準備和其他人在這里合伙創辦幼兒園,房租和購買校車等需投資數百萬元,投資一年就能收回,以后每年都能按入股比例分紅。“這樣的好事我自然忘不了好姐妹,你也一起參股,投資15萬元可分配兩股,每年可獲利10多萬元。”汪某梅說。
高女士出于昔日對汪某梅的感激和信任,取出所有存款,又按照汪某梅所教方法,通過信用卡套現和“宜人貸”等渠道籌集了15萬元,直接將現金交給汪某梅。
哪知交款第三天后,汪某梅的手機再也打不通。高女士著了急,在汪某梅所稱要投建幼兒園的樓房處守候了一個月,始終不見汪某梅出現,這才知道上當受騙。因提供不了汪某梅收取錢款和邀她入股的證據,警方無法立案。
25日上午,高女士和老公一起向金盤派出所求助。金盤派出所民警調查發現,海口有3個名叫“汪某梅”的女子,但從年齡和外貌等方面看,與騙走高女士錢財的女子均不是同一人。“對方可能使用了假名。”民警判斷。
?
相關鏈接:
改造升級煥新顏 海口“城市客廳”迎蝶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