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源河體育場掀起“紅蓋頭”
具備承辦一級賽事能力 將更多地服務市民
看臺上的觀眾紛紛為活動加油喝彩。記者 石中華 攝
28日晚,海口五源河體育場燈火輝煌,一場極為壯觀的萬人竹竿舞表演在這里上演——五源河文體中心體育場以這樣一種宏大的方式揭開了蓋頭。
體育場提前一年多交付
五源河文體中心位于海口中心組團和長流組團連接地帶,用地面積287.7公頃。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五源河文體中心項目建設,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五源河文體中心建設,海口成立專項領導工作小組和項目工作指揮中心,綠地集團五源河項目部制定了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在各界的通力協作、全力保障下,五源河文體中心建設不斷刷新速度,體育場去年3月8日開工建設;去年5月12日,正負零結構最后一個分區的混凝土澆筑完成;去年7月30日,主體最高點砼澆筑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今年4月28日,體育場正式交付使用,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多。
五源河文體中心體育場位于長濱路東側,北接規劃國際園藝博覽公園,東至綠色長廊和五源河,南至海榆西線,毗鄰五源河森林公園,交通便捷。項目總建筑面積為108696平方米,主要包含65796平方米的體育場、14000平方米的功能配套、1000平方米的票務信息中心、200平方米的開閉所、2200平方米的觀眾步行連橋及5000平方米的副場管理用房、20500平方米的地下面積。市城建集團負責人說,為按時完工,整個項目細分為3000多個小項,每完成一個刪除一個,并按照每天完成50個的進度建設。
“項目體量大、任務重,建設過程中投入數千工人,以兩班倒的工作節奏保證了項目順利完工。”項目現場經理陳龍說,能見證一座這么大的場館平地而起,特別有成就感。
參演群眾身穿黎族服飾,隨著音樂變換舞姿,充滿了濃郁的海南民族特色風情。 記者 石中華 攝
具備承辦一級賽事能力
體育場是五源河文體中心的啟動項目,采取國內僅有的單邊獨特設計,創造面海開闊的視野,以節省材料與維護費,達到更好的空氣流通和更開敞明亮的效果。項目結合海洋元素,造型為一個張開的貝殼,看臺采用鋼膜結構及PTFE覆蓋材料;座椅采用6種顏色,模擬海洋的層次,顏色從上至下、由深至淺變化,進入看臺,猶如置身一片美麗的海洋之中;看臺除設置41424個座位外,還另設無障礙坐席80座、陪護席80座。
作為五源河文體中心運營方,體育之窗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家足球隊、中超足球聯賽、國際足球聯賽中國賽區、CBA等多個頂級賽事的戰略合作伙伴,已成功運營全國多個場館。“除本次萬人竹竿舞表演,后續的賽事活動引進方案也在計劃和敲定中。”公司負責人表示,五源河文體中心體育場具備承辦國際一級賽事能力,未來將引進中超、NBA中國賽等國內、國際頂級賽事,提升五源河文體中心國際影響力,把項目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綜合集中體。
據介紹,五源河文體中心體育場可容納5萬名觀眾,目前為海南最大的綜合體育場,能舉辦全國性和單項國際比賽,且達到多個項目國家級冬季訓練基地場地及配套設施要求,滿足舉辦全國性足球比賽、全國性田徑比賽、綜合運動會開幕式及閉幕式、演唱會等條件。此外,體育場具備承辦國際一級賽事的能力,預計每年將舉行30余場大型國際賽事以及演唱會,填補海南無法承辦世界級國際賽事的空白,對豐富海口城市內涵具有重大意義。
今后更多地服務市民
五源河文體中心充分體現“海綿城市”理念,停車場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瀝青建設,雨水可通過路面自動滲透到土層,外圍建設景觀人工水渠,連接市政排水系統。體育場施工負責人劉樹說,項目裝有雨水收集系統,下大雨時,部分雨水將被收集起來,經過濾后用于澆灌植物等;部分雨水通過人工水渠排出去。此外,五源河文體中心屋面的綠化帶排水系統也經過優化設計,除了外表科學規劃排水溝導流雨水外,土層里還分布著濾水層、盲管和盲溝等滲水系統,部分雨水可通過過濾層滲入盲管和盲溝進行排水,確保土層不會因為蓄水過量而導致植株爛根。
“希望隨著文體中心的建設能完善周邊的配套設施,更方便周邊的居民休閑。”附近的傳桂村村民老吳的想法正一步步變成現實。綠地集團海南事業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可舉辦大型賽事,但承辦賽事的時間畢竟是少數,主要集中在冬天、周末等時間段,更多的時間是用于服務市民。隨著海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關注健身,文體中心可以滿足這部分人群的需求。此外,文體中心的體育館可用于舉辦室內大型演唱會。”
?
相關鏈接:
滿眼海洋元素!海口五源河體育場今日首次亮相
海南萬人竹竿舞五源河體育場舉行首次聯排
萬人竹竿舞聯排陣容強大 海口五源河體育場28日將迎來首秀
海口五源河文體中心體育場即將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