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王者”打得更好 兒子反而沒興趣了
日前,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指出,隨著成癮性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lián)網賭博等不斷出現,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
隨著移動網絡的流行,這早已成為困擾不少家長的現實問題。即日起,我們將針對成癮性網絡游戲、不良小說等問題,與家長們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如果你有“孩子沉迷網絡的故事”或“治理孩子沉迷網絡的有效招數及建議”,都可以撥打重慶晨報966966熱線和大家一起分享。
堵
“貓鼠游戲”
兒子:凌晨5點起床打游戲
媽媽:除了上班就是看住他
小星的爸爸因為工作緣故常年不在家,從小,小星就跟著媽媽陳女士一起生活。陳女士說,自己的工作性質是朝九晚五,管理小星的時間并不多,高中以前從來沒有為小星的成績操過心,小星的成績在市內一所重點中學屬中上水平。
可自從小星升入高中,打游戲越來越頻繁,成績也滑到了中下。
為了不讓小星打游戲,陳女士不停地修改電腦開機密碼,但每次都被小星破解;后來,陳女士將網線藏起來,但也總被找到;最后,陳女士干脆停交網費,小星就跑到網吧去玩。有一次,陳女士發(fā)現,小星早晨5點就起床,學校7點才讓到校,他就利用這兩小時時間去網吧打游戲,中午放學后也不吃飯,先往網吧跑。
陳女士氣得不行,狠狠揍了小星一頓。這一下,小星不干了,和陳女士大吵一架,之后開始冷戰(zhàn),并且向爸爸告了狀。
“在他看來,這件事他并沒有錯,雖然他偷空去打游戲,但并沒有耽誤上課的時間,而且我不應該動手打他。”陳女士苦笑不已,最后,小星爸爸兩面滅火,才把雙方安撫下來。
高中兩年里,小星沒有逃過課,但平時晚上、周末、寒暑假,只要有時間就打游戲,作業(yè)可以不做,但游戲不能不打。而藏東西、看住人、找到人,則成為陳女士生活的一部分。
“有時候,我都會產生一種錯覺,從高一到高二,我除了上班,只有一件事,看住小星,不讓他無節(jié)制地打游戲。”
陳女士頗為無奈,小星即將進入高三,她卻依然沒有能夠扭轉這種“貓與老鼠”的追蹤與斗爭。
疏
“身臨其境”
媽媽:對游戲比兒子還熟悉
兒子:反而漸漸沒啥興趣了
“王者榮耀”最紅火的時候,盛晶發(fā)現,初一的兒子也入“坑”了。最開始,盛晶沒有刻意阻止,“現如今青少年的父母,應該以75后和80后居多,這個年齡段的父母大多對于網絡是有一定認識的,甚至對80后來說,他們也經歷過被網絡游戲‘誘惑’的時期。因此,對自家孩子的心態(tài),多多少少是有所了解的。”
直到有一天,盛晶發(fā)現,兒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偷偷躲著大人玩游戲,這觸碰了她的底線,把兒子好好地批評了一頓。
第二天,盛晶上網認真地把有關“王者榮耀”的內容查看了一遍,之后,又聯(lián)系了幾個愛玩游戲的朋友,請他們一起分析孩子愛玩這個游戲的原因。
“通過對兒子游戲中常用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出,他的好勝心很強,希望自己是團隊中最有價值的那個人。”盛晶找了個時間和兒子坐下來,平心靜氣地聊了聊。
盛晶對游戲的了解程度,讓兒子咋舌。盛晶告訴兒子,游戲可以玩,但有幾個基本原則必須遵守:第一,不能背著父母偷偷玩;第二,玩游戲必須有時間限制;第三,想購買游戲裝備,必須達到設定的成績標準。
一番長談后,兒子同意了盛晶的條件。但盛晶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她專門下載了游戲開始玩,周末還會邀請兒子一起組團。
“現在,我敢說這個游戲我比兒子玩得還要好,但他現在反而沒有太大的興趣了。”盛晶說,在面臨類似問題時,或許可以嘗試著以孩子的心態(tài)去接近他們,然后以自己的經驗來勸解,用一種朋友和身臨其境的心態(tài)來處理,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他山之石
澳大利亞: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雖然不是所有學校都有禁令,但部分澳大利亞中小學會禁止學生在課間的時候使用手機上網。部分澳大利亞學者認為,網絡的使用很難說在什么程度可以稱之為是沉迷,因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都離不開網絡,而網絡的使用也可以分為必不可少的使用和有害的使用。例如文獻的查找、資料的搜集就不應該用時間來硬性限制,所以家長不應該以時間作為衡量標準,而應該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日本:學校開展預防網癮講座
日本的教育部門圍繞中小學生網癮問題根據不同程度主要采取兩類措施:第一類作為預防性手段在學校開展預防網癮的講座、演講以及公開課等。
第二類是面向已經網絡成癮的學生。如果程度尚輕一般采取集中野營的方式規(guī)范生活習慣、增加體能訓練、豐富活動內容。對于網癮嚴重的學生則采取住院治療,由國家級研究機構的專業(yè)人員進行干涉治療。
網友聲音
@潘村酸菜缸:其實我們可以多用用技術手段實現目標。游戲分級,綁定家長手機,驗證碼登錄,限制每周登錄時長,定時開放學生服務器。孩子玩游戲不是錯,錯的是我們大人,要從源頭解決問題。
@不做井底蛙:游戲本無罪,讓孩子或公司控制,不如讓家長控制。教育怎么樣,孩子就會是什么樣。
@睡到自然醒XLC:建議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或組織,對孩子們進行幫助教育,正確引導。
@美亞蝙蝠:不是應該禁止,而是應該疏導,堵不如疏。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參加社會活動,有時間的時候帶他們出去旅游。
@瑟瑟發(fā)抖的心:家長和學校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能力,游戲不是洪水猛獸,只要適當沒壞處。
@袁愛__:傷害最大的都是農村孩子。一是父母意識達不到,孩子一哭一鬧就拿手機來哄。二是對孩子玩手游的危害認識不足,不覺得孩子沉迷,反而覺得手機能讓自己孩子變得很乖。三是受大環(huán)境影響,很多大人也沉迷其中,完全沒有該如何教育孩子的理念,導致孩子大人排排坐、低頭族。
@帥氣的董英杰:希望游戲可以明確并準確的區(qū)分未成年人!成年人游戲和未成年人游戲強烈建議分開,別弄一堆所有年齡段都可以玩的游戲。本報記者
媽媽“王者”打得更好 兒子反而沒興趣了
日前,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指出,隨著成癮性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lián)網賭博等不斷出現,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
隨著移動網絡的流行,這早已成為困擾不少家長的現實問題。即日起,我們將針對成癮性網絡游戲、不良小說等問題,與家長們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如果你有“孩子沉迷網絡的故事”或“治理孩子沉迷網絡的有效招數及建議”,都可以撥打重慶晨報966966熱線和大家一起分享。
堵
“貓鼠游戲”
兒子:凌晨5點起床打游戲
媽媽:除了上班就是看住他
小星的爸爸因為工作緣故常年不在家,從小,小星就跟著媽媽陳女士一起生活。陳女士說,自己的工作性質是朝九晚五,管理小星的時間并不多,高中以前從來沒有為小星的成績操過心,小星的成績在市內一所重點中學屬中上水平。
可自從小星升入高中,打游戲越來越頻繁,成績也滑到了中下。
為了不讓小星打游戲,陳女士不停地修改電腦開機密碼,但每次都被小星破解;后來,陳女士將網線藏起來,但也總被找到;最后,陳女士干脆停交網費,小星就跑到網吧去玩。有一次,陳女士發(fā)現,小星早晨5點就起床,學校7點才讓到校,他就利用這兩小時時間去網吧打游戲,中午放學后也不吃飯,先往網吧跑。
陳女士氣得不行,狠狠揍了小星一頓。這一下,小星不干了,和陳女士大吵一架,之后開始冷戰(zhàn),并且向爸爸告了狀。
“在他看來,這件事他并沒有錯,雖然他偷空去打游戲,但并沒有耽誤上課的時間,而且我不應該動手打他。”陳女士苦笑不已,最后,小星爸爸兩面滅火,才把雙方安撫下來。
高中兩年里,小星沒有逃過課,但平時晚上、周末、寒暑假,只要有時間就打游戲,作業(yè)可以不做,但游戲不能不打。而藏東西、看住人、找到人,則成為陳女士生活的一部分。
“有時候,我都會產生一種錯覺,從高一到高二,我除了上班,只有一件事,看住小星,不讓他無節(jié)制地打游戲。”
陳女士頗為無奈,小星即將進入高三,她卻依然沒有能夠扭轉這種“貓與老鼠”的追蹤與斗爭。
疏
“身臨其境”
媽媽:對游戲比兒子還熟悉
兒子:反而漸漸沒啥興趣了
“王者榮耀”最紅火的時候,盛晶發(fā)現,初一的兒子也入“坑”了。最開始,盛晶沒有刻意阻止,“現如今青少年的父母,應該以75后和80后居多,這個年齡段的父母大多對于網絡是有一定認識的,甚至對80后來說,他們也經歷過被網絡游戲‘誘惑’的時期。因此,對自家孩子的心態(tài),多多少少是有所了解的。”
直到有一天,盛晶發(fā)現,兒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偷偷躲著大人玩游戲,這觸碰了她的底線,把兒子好好地批評了一頓。
第二天,盛晶上網認真地把有關“王者榮耀”的內容查看了一遍,之后,又聯(lián)系了幾個愛玩游戲的朋友,請他們一起分析孩子愛玩這個游戲的原因。
“通過對兒子游戲中常用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出,他的好勝心很強,希望自己是團隊中最有價值的那個人。”盛晶找了個時間和兒子坐下來,平心靜氣地聊了聊。
盛晶對游戲的了解程度,讓兒子咋舌。盛晶告訴兒子,游戲可以玩,但有幾個基本原則必須遵守:第一,不能背著父母偷偷玩;第二,玩游戲必須有時間限制;第三,想購買游戲裝備,必須達到設定的成績標準。
一番長談后,兒子同意了盛晶的條件。但盛晶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她專門下載了游戲開始玩,周末還會邀請兒子一起組團。
“現在,我敢說這個游戲我比兒子玩得還要好,但他現在反而沒有太大的興趣了。”盛晶說,在面臨類似問題時,或許可以嘗試著以孩子的心態(tài)去接近他們,然后以自己的經驗來勸解,用一種朋友和身臨其境的心態(tài)來處理,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他山之石
澳大利亞: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雖然不是所有學校都有禁令,但部分澳大利亞中小學會禁止學生在課間的時候使用手機上網。部分澳大利亞學者認為,網絡的使用很難說在什么程度可以稱之為是沉迷,因為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都離不開網絡,而網絡的使用也可以分為必不可少的使用和有害的使用。例如文獻的查找、資料的搜集就不應該用時間來硬性限制,所以家長不應該以時間作為衡量標準,而應該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日本:學校開展預防網癮講座
日本的教育部門圍繞中小學生網癮問題根據不同程度主要采取兩類措施:第一類作為預防性手段在學校開展預防網癮的講座、演講以及公開課等。
第二類是面向已經網絡成癮的學生。如果程度尚輕一般采取集中野營的方式規(guī)范生活習慣、增加體能訓練、豐富活動內容。對于網癮嚴重的學生則采取住院治療,由國家級研究機構的專業(yè)人員進行干涉治療。
網友聲音
@潘村酸菜缸:其實我們可以多用用技術手段實現目標。游戲分級,綁定家長手機,驗證碼登錄,限制每周登錄時長,定時開放學生服務器。孩子玩游戲不是錯,錯的是我們大人,要從源頭解決問題。
@不做井底蛙:游戲本無罪,讓孩子或公司控制,不如讓家長控制。教育怎么樣,孩子就會是什么樣。
@睡到自然醒XLC:建議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或組織,對孩子們進行幫助教育,正確引導。
@美亞蝙蝠:不是應該禁止,而是應該疏導,堵不如疏。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參加社會活動,有時間的時候帶他們出去旅游。
@瑟瑟發(fā)抖的心:家長和學校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能力,游戲不是洪水猛獸,只要適當沒壞處。
@袁愛__:傷害最大的都是農村孩子。一是父母意識達不到,孩子一哭一鬧就拿手機來哄。二是對孩子玩手游的危害認識不足,不覺得孩子沉迷,反而覺得手機能讓自己孩子變得很乖。三是受大環(huán)境影響,很多大人也沉迷其中,完全沒有該如何教育孩子的理念,導致孩子大人排排坐、低頭族。
@帥氣的董英杰:希望游戲可以明確并準確的區(qū)分未成年人!成年人游戲和未成年人游戲強烈建議分開,別弄一堆所有年齡段都可以玩的游戲。
?
?
相關鏈接:
青少年登境外服務器玩網游暗藏風險 如何防沉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