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傍晚6時許,萬寧市東部沿海,天色依舊明亮,小海上空湛藍如洗,周邊星羅棋布的池塘,數百只鳥兒在其間歡快地飛舞、滑翔。
“那是賊鷗,它們棲息在紅樹林里,喜歡偷食池塘里的魚蝦!”皮膚黝黑的卓齊輝行走在池塘邊的沙土地上,他一邊忙著清塘、放腳趾甲般大小的和樂蟹苗,一邊忍不住拿出手機拍下視頻來分享在朋友圈。他身后的排水溝渠里,人工種植的紅樹已經郁郁蔥蔥,生機勃勃。
“恢復濕地系統,與實現人工培育養殖,其實并不相沖突,相反,要出產好品質的和樂蟹,一定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卓齊輝說,作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家鄉的和樂蟹是許多人記憶中的美味,但由于種種原因,野生的和樂蟹已瀕臨滅絕,為此,他和小伙伴們6年前義無反顧放棄城市數十萬元年薪的工作回到家鄉,開始了保護和樂蟹的公益之旅,并由此踏上了創業的征途。
如今,這群熱愛家鄉的年輕人,不僅成功探索出和樂蟹的人工培育方法,帶動當地農民養蟹致富,而且每年投入數百萬元用于科研和環保公益事業,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起因:不可辜負的美景與美食
小海位于萬寧市東部沿海區域,由太陽河、龍首河、龍尾河等八江淡水與海水交匯而成的內海,因其廣闊無邊,被當地人稱之為小海(與大海相對應),是維系周邊數萬人生產與生計的“聚寶盆”。除了和樂蟹,后安鯔魚、港北對蝦等,也是小海給予人類慷慨的饋贈。
1987年,卓齊輝就出生于小海邊上的萬城鎮烏場村。“兒時記憶中,小海有豐富的海鮮出產,和樂蟹更是難忘的美味。”卓齊輝說,在過去遠洋捕撈尚不發達的年代,小海每年出產1000噸以上的漁產,基本上養活了半數的萬寧人。
然而,待到他讀大學的時候,由于太陽河改道、周邊蝦塘泛濫等原因導致小海水質退化,加上人為過度捕撈,和樂蟹“一蟹難求”的境況已見諸報端。為此,他深感痛心,于是找到同在北京讀書的高中同學羅孝俊等商議,決定為家鄉、為和樂蟹做點什么。
2009年,卓齊輝、羅孝俊、辜迅翔、伍騰龍和符喜來5名大學生一起回到萬寧,開始就小海的生態環境及和樂蟹的種群境況展開了為期近3個月的集中調研。
沒想到,調研結果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悲觀。“結果顯示,85個誘捕點僅捕獲1只野生和樂蟹,說明種群稀少,已瀕臨滅絕!”卓齊輝說。此后,他們便成立了和樂蟹保育中心,最初的想法就是一定要讓和樂蟹這一物種保存下來。
創業:愛它,就為它定制一片池塘
在漫長的培育實踐中,卓齊輝和他的隊友發現,野生和樂蟹的生存,與其原生棲息地小海的生態變遷息息相關。于是,他們決定選取小海周邊的兩個池塘進行改造,模擬野生和樂蟹生存環境,并以此逐步改善小海水質。
那是2012年,當時5人已經畢業,卓齊輝還在國外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所以,當他決定辭職回鄉“養螃蟹”的時候,家里人都十分不理解,村民也議論紛紛。但他沒有退卻,堅持要把這件事做下去。
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原本只想做和樂蟹保護公益的卓齊輝發現,沒有大量資金的支持,公益根本沒法維持。在缺乏外界支持的情況下他們決定養殖商品蟹。2013年3月,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雖已涉足商業,但是卓齊輝心里明白,農業和其他產業不一樣,受生物的生長繁育規律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具有強烈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生產周期較長,一時半會是見不到成效的,所以,需要他們沉下心去做。
他們堅持不施加人工藥物,他們的飼養方式是培育池塘里整個生物鏈的結構。“我們就是相當于池塘的生態結構策劃者,我們放多少魚、多少藻類、多少螃蟹,都在考慮池塘內能量的平衡,實現一個平衡生態的循環。這種養殖方式保護水質,使螃蟹不會生病,還能增量,質量很高。”卓齊輝介紹,現在他們養殖和樂蟹的池塘里,水質達到了二類水的標準,比小海中的水還要干凈。
探索:推廣自然農法保護生態
數年如一日,每天夜半,卓齊輝都習慣到池塘邊逛逛,手電筒的光圈打在露水雜草上,一道一道,那是這片土地送給他的光環。
卓齊輝的手臂上有一道道新舊傷痕,那是他的螃蟹留給他的紀念。這群讓他又愛又憐的小家伙們,會趁他不注意時,突然兇猛地襲擊;但他在看到螃蟹脫殼成長時,依然會激動不已。
“于自然中生存,理應心存敬畏。我們希望以小海為例,探索生態敏感地區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提倡環境友好型生產,給其他生態敏感地區的環境復育以啟示。”卓齊輝說。
如今,他們有池塘約600畝,到每年下半年,周邊村民也會跟著一起養蟹,輻射帶動面積近3000畝。每當有農戶討教“取經”,他都能隨手抓起碗口大的螃蟹指點,向蟹農們傳授科學養殖方法。
他們提倡原始自然農法,禁止濫用藥物,悉心培育紅樹,重造池塘生態環境;他們注意塘中螃蟹的密度,以免螃蟹之間“互相殘殺”;他還在塘邊攔上黑色塑料膜,以免潮汐、臺風之際,螃蟹“離家出走”……
在聯合國糧農組織、東南亞水產企業和研究機構以及志愿者的支持下,卓齊輝的公司還與海南大學共同成立了“和樂蟹產學研基地和實習基地”,為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寧波大學等多個高校的師生提供實驗科研環境。
?
相關鏈接:
新時代的奮斗者| 游先周:用雙手“搬”出幸福生活
無奮斗不青春 | 海南三沙海龜們的90后“村官爸爸”
無奮斗不青春丨大火箭總裝團隊:我為祖國鑄利箭
人民網評:立鴻鵠志,做奮斗者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