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精準的客戶名單出售給一些三無推銷公司
順豐11名員工出售客戶隱私獲刑
在月初開始施行的首部快遞業法規《快遞暫行條例》規定,泄露用戶隱私的行為最高可被罰10萬元。此前,已有多個快遞公司推出了“隱私面單”,用戶姓名、電話等信息不可見。不過,如果是快遞員內部盜取,則“家賊難防”。
業內人士介紹說,每個快遞包裹有唯一的編號,快遞員投遞的過程中會根據投遞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在辦案過程中,民警發現,用于交易的快遞信息中,“保健品”和“收藏”是最大的兩類,因此這兩類客戶最容易被“詐騙變現”。
日前,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多人出售客戶快遞隱私信息一案做出終審裁定,11名順豐員工及8名相關人員被判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被處以有期徒刑10個月到3年不等。在該案中,順豐員工將精準的客戶名單出售給一些三無推銷公司,有人表示,保健品、收藏品、藥品的大客戶資源最吃香。
在月初開始施行的首部快遞業法規《快遞暫行條例》規定,泄露用戶隱私的行為最高可被罰10萬元。此前,已有多個快遞公司推出了“隱私面單”,用戶姓名、電話等信息不可見。不過,如果是快遞員內部盜取,則“家賊難防”。
每條2元順豐倉管出售大量信息
荊州市順豐快遞員杜某表示,自己作為資深快遞員,了解到有銷售保健品、收藏品、藥品等大客戶資源的快遞員很吃香,經常會有人找上門來,希望購買到這類商品的購買者的信息。
雖然他手中就握有一家售賣收藏品的電商大客戶,經常接單為其發貨;不過,由于公司使用了隱私面單,面單上不直接寫明收件人的信息,他也無法批量獲取其他客戶信息。于是,他聯系到了順豐某網點倉庫管理員汪某、馮某等人,提出向其購買這些客戶的信息。
隨后,杜某以2元一條的價格購買到近2萬條公民個人信息,然后再通過社交軟件轉賣,以此獲利。據悉,他由此獲得違法所得16萬元。
據報道,他將上述資料出售給一些三無公司或詐騙人員后,對方就會對客戶進行精準營銷。“您這個藏品很值錢,我們公司愿意高價回收”,“需要您支付一筆保證金,為藏品質量作保證”,警方表示,嫌疑人如此以“文化公司”、“收藏公司”為幌子,撥打電話進行欺詐,目的就是為了“賺取保證金”。而這樣的精準推銷,直指目標客戶,得手率更高。
業內人士介紹說,每個快遞包裹有唯一的編號,在快遞員投遞的過程中,會根據投遞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而這個分類就很值錢。在辦案過程中,民警發現,用于交易的快遞信息中,“保健品”和“收藏”是最大的兩類,因此這兩類客戶最容易被“詐騙變現”。尤其是購買保健品、壯陽藥的中老年人,更是網絡電信詐騙的弱勢群體。
隱私面單家賊難防
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了400.6億件。也就是說,平均每人每年要收發30個快遞,在龐大的數據量面前,隱私保護就是其中重要一項內容。
為此,多個物流企業采用了“隱私面單”。在這種面單上,消費者的信息包括姓名、電話等通過技術處理,不直接顯示在快遞面單上,而只允許派件員查看。一些更加先進的技術還會將用戶手機號碼加密處理,派件員也只能通過APP直接進行撥打,無法看到號碼。這樣一來,用戶的隱私保護力度被提升了。
不過,在該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為快遞公司內部具有一定權限的人員,他們在工作中也許并不位高權重,但實則掌握著重要隱私內容,可在后臺查看并外傳;并且他們毫無對用戶隱私的保護意識。在該案件中,順豐石家莊分公司的安保部主管在聽說“出賣面單掙了不少錢”之后,不僅不加以阻止,反而也參與其中,借以牟利。
相關鏈接
泄露用戶隱私最高可被罰10萬元
快遞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少用戶都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隱私信息被泄露、快遞丟失、損壞……因此,加強快遞行業監管備受社會關注。《快遞暫行條例》作為國內首部針對快遞行業的行政法規,已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快遞用戶十分關心的隱私問題,在條例中有了明確規定。
條例二十二條規定,不得在快遞運單上記錄除姓名(名稱)、地址、聯系電話以外的用戶身份信息。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建立快遞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戶信息等電子數據,定期銷毀快遞運單,采取有效技術手段保證用戶信息安全。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泄露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
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未按照規定建立快遞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未定期銷毀快遞運單;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泄露的情況,未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或者未向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報告等情況的,在沒收違法所得的同時被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并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快遞業的用戶隱私保護問題有法可依,會對快遞公司員工造成威懾力。
本版文/本報記者 溫婧
?
?
相關鏈接:
一季度快遞企業滿意度公布 順豐、京東居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