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18日電(記者董小紅、許茹) “以前遷戶口還要證明‘我是我自己’,現在都取消了,感覺方便多了。”最近剛給女兒辦完戶口遷移手續的成都青羊區文殊院社區居民胡琦正感慨地說。
65歲的胡阿姨是社區的老住戶。在她看來,以前遷戶口很麻煩,要開遷出證明、遷入證明,“來來回回跑好幾趟,一天時間就沒了。”現在不用開各種“奇葩證明”了,胡阿姨體會到了改革帶來的實惠。
記者了解到,2017年以來,成都市結合地方實際,組織開展了村(社區)證明事項清理規范工作,依法取消了298項不合法、不合理證明事項及為規避部門責任而要求群眾提供的證明材料,最終保留15個證明事項,保留證明占比不到5%。
“以前忙的時候,一天要開幾十個證明,我們也很痛苦。”成都市青羊區文殊院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陳艷說。在她看來,之前的一些證明非常不合理,比如夫妻有結婚證,卻還被要求開夫妻關系證明,對于這類證明,他們也非常頭疼。
2017年5月1日,《成都市村(社區)證明事項保留清單》正式實施,凡未在清單范圍內的證明事項,各級各部門一律不得要求辦事群眾提供,辦事群眾也有權對違規要求證明的行為說“不”了。
據成都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村(社區)證明事項保留清單》公布后,該中心實行動態管理并建立了退出機制。今后,有關政策法規修訂后取消了相關村(社區)證明的,成都市將主動銜接,及時修改保留清單,減掉相應證明;同時,隨著電子證照庫的建立完善,可通過數據信息共享方式查詢的,也將及時從保留清單中取消。
據悉,以此次清理村(社區)證明事項為契機,成都正在健全完善公民個人信息數據庫,加快打破部門壁壘、打通業務系統,促進實現數據信息互聯共享,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
相關鏈接:
成都:“五一”首批街頭藝人“持證上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